鄂西反“清乡”斗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苏区辞典》第269页(1457字)
1928年鄂西党组织领导的反对国民党军队对鄂西进行“清乡”的斗争。1928年4月后,两湖各派军阀的统治比较稳定,得以联合向革命发动进攻。国民党桂系军阀于“湘鄂战争”获胜后,坐镇武汉,控制两湖。他们设立“湖北清乡督办公署”,胡宗铎为督办,陶钧为会办,以胡部第十九军镇守武汉,陶部第十八军担任各县“清剿”。并将沙市以下各县划为“鄂中清乡区”,由第十八军严俊部驻守;沙市以上各县划为“鄂西清乡区”,由独立第五师刘和鼎部驻守。另外,组织“施鹤清乡区”,由马文德旅驻守。同时,川军还驻守鄂西北巴东、兴山、秭归等县;湘军谭道源部第二军驻湖南常德一带。除正规军外,还收编土匪,遍设保卫团、常练队、保安队等地主武装,推行“十家连坐”法,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鄂西党领导农民武装反“清乡”时,开始由于敌强我弱,各县的农民革命武装力量分散,各自为战,大部受挫。在监利、沔阳交界的萧仁鹄部,分别由邓赤中、刘仁镜、王尚武、彭国材等率领,在洪湖瞿家湾、剅口等地同地主团防及土匪武装李伯岩、陈厚堂等作战,多次受挫,活动日趋困难;在石首的农民武装经多次作战,大部损失;在石首、华容边界活动的屈阳春、段玉林、朱祖光等工农武装,辗转到达江陵白露湖畔,与江陵的红军游击队会合,虽顽强与敌作战,但力量单薄;在公安活动的邹资生、杨荣祥部,在敌第十八军围攻下,大部损失,杨荣祥牺牲,邹资生率部转移至石首,队伍只剩40~50人枪。1928年4月底,周逸群自湘鄂边返抵石首,与石首、监利等县委和鄂西特委取得联系后,针对敌第十八军在公安、石首“清乡”的形势,提出集中各地革命武装,避实就虚、向洪湖区域活动的主张,得到赞同,随即率江陵、石首游击队向监利、沔阳转移,会合邓赤中、王尚武的鄂中特委武装,于5月20日攻克沔中峰口镇,缴枪18支,现洋3000元,处决了一批土豪劣绅,然后转移至洪湖沿岸活动。这时,工农革命武装力量仍还弱小,不能与大股敌军作战。因此,当敌逼近沔西时,周逸群主张避敌锋芒,不宜死守,应跳出敌之包围,经江陵向敌“清乡”力量较弱的荆门、当阳、远安游击,寻机歼敌。但中共鄂中特委代理书记邓赤中地方观念比较严重,认为沔阳的革命武装不能离开沔阳,使周逸群的正确主张未能实现。后周逸群率公安、石首、华容游击队返回石首,而监利、沔阳武装因死守沔西拖船埠几乎损失殆尽。回到石首的游击队,由邹资生指挥继续活动。7月中旬,重新成立的中共鄂西特委,周逸群任书记。面对敌军残酷“清乡”、各地党组织屡遭破坏和游击战争面临极大困难的情况,鄂西特委采取克服盲动主义残余、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坚持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并针对中共湖北省委要求各县举行秋收暴动的指示,提出秋收暴动要从实际出发,与反“清乡”斗争相结合,鄂西工作只能引导群众做小的斗争,在农村发动抗租、抗债等斗争;在城市发展职工运动,并以各种群众团体(如“民权社”、“民权大同盟”、“反苛捐杂税委员会”等)的名义,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发动各阶层群众投入斗争。鄂西特委还要求各地游击队采取昼伏夜出、行动秘密、敌来我飞、敌去我张的战术,机动灵活地与敌周旋,使反“清乡”斗争不断取得胜利,除原有游击队有所扩大外,宜昌组成了第二特务队,长阳建立了数十人的农民革命武装,监利和沔阳还于中秋节举行了“全县大骚动”,给敌以新的打击。到1928年冬,由于蒋介石集团与桂系军阀的矛盾日益尖锐,敌军的“清乡”活动逐渐减弱,鄂西各县的党组织和游击武装逐步恢复和发展,革命形势日见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