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友鼎铭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26页(795字)

【简介】:

西周厉王时器铭。一九八〇年十一月陕西长安下泉村出土。搨本。大篆。二十二行,重文一字,连合文三字,共二百七十八字。爲建国以来所出重器之一。《文物》一九八一年第六期着录。文物出版社《商周靑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赏析】:

西周共和前后大篆字体已发展到成熟阶段,铜器铭文结构已经比较固定,此鼎铭文就是书写规範、结构严谨的文字。我们先从每个字的结构来看,都以横画竪笔爲经纬,每个字都有一种平衡、稳重的感觉,通篇排列显得协调有致。在每个字的横平竪直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弯曲、圆滑的笔画有机地组合进去,这就使得字中的斜笔、曲笔起到了辅助平衡的作用,而没有西周早期金文的那种结构的随意性了。同时在结构中追求匀称,笔画与笔画之间距离和空隙大致相同。无论结构繁简,字与字相比宁可有大小之别,而无松紧之差,这一点很有时代特徵。由于每个字的结构安排与其它字之间相互照应,在匀称的墓础上追求通篇的协调,所以整幅作品却觉不到文字大小的差距。当然,这一点也是和全篇的章法有关的。全篇文字的结构安排是竪行爲墓调,也就是追求行气整齐,行与行相比,只有纵的分明,更不寻求横的排列,因此从横的角度来看章法是错落无章的。由于要达到竪行整齐,首先每行文字按中心线对齐,此外在每个字的结构上也适应了这一要求。儘管由于每个字的结构有繁简,造成字有大小,但在安排每个字的结构时,却同时考虑和照顾到其它字的宽度,尽量使所有的字在宽度上大体一致,不致于相差太多,而在高矮上放大伸缩,这样,每个字以内敛爲主,不作开张之势,避免左右放纵的线条。这就增加了竪行的凝聚感。因此说,从这件铭文的风格中,我们能够看出古人爲了追求书法美,已经在比较注意地安排结构与章法以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