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乙)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53页(641字)

【简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所作。刻款。搨本。篆书。凡六行,共四十字。《秦汉金文录》、日本《书道全集》(一)收入。

【赏析】:

过去一般认爲小篆是秦统一后的文字,且爲李斯所创。新的观点认爲小篆是继承西周传统,在籀文的墓础上,系统整理出来的秦国文字,在战国时期便产生了。从战国秦的遗物来看,这种观点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

小篆的主要代表是《泰山刻石》与《琅琊台刻石》等,其作风是匀圆平正,即所谓玉筯者。诏版则不然。它们是急就刻成,这种製作方法与秦印颇爲一致。当时可能因时间紧迫并需製作多件,故不可能像泰山封禅那样郑重从容。因之诏版文字便前小后大,前紧后疏,且长扁不一。书风则欹侧跌宕,相当随意。不作《泰山刻石》整齐划一的长方形,字裏行间有一股冲虚之气。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种随意镌刻的风格是建立在具有高度水平的工艺技术上的。这种作风直接影响到汉代,两汉金文及新莽嘉量甚至汉碑额的书法均或多或少地带有这种随意性。从历代篆书家的作品来看,如唐之李阳冰、元之赵孟頫、淸之王澍、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等,不管其烧毫作书或参以隷法,但大的作风均是平正均衡,而绝无欹侧跌蕩之趣。而诏版、汉金文、汉碑额的自然纯朴作风,爲现代书家、篆刻家开闢了一个新天地。我们研究秦诏版书法的目的,也即在于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