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57页(1110字)
【简介】:
西汉帛书。古隷书。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出版社《马王堆帛书》着录。
【赏析】:
对书法艺术而言,“隷变”,这一文字发展史上最重大的转折,其意义不仅是文字学家所云的中国文字从此进入了符号化的领域,而更在其改变了汉字书写方式的运动节奏和审美趋向。从甲骨到小篆,其审美的主要意味在其空间构成,笔画本身的意味是比较单调的。可谓是不断强化空间感的过程,如果说甲骨以其质朴和天眞、金文以其古拙和奇诡的形体在变化莫测的空间构造上取得动态效果的话,那么,小篆则力图使汉字的空间构成均衡化、对称化。结果是笔画的单一化,这样,小篆便成一种静态美的典範。
《春秋事语》在书体上应当说旣有篆书的深深痕迹,又具浓厚的隷书意味,是显示“隷变”过程在书法艺术上的典型。如果说秦简在字形上的椭圆形内向结构尙残留有小篆封闭型空间构成痕迹的话,本卷则已全然成爲一种开放式的空间结构,每个字已很难再找到一个统一规範的外轮廓,字内空间较之小篆、乃至秦简,已更多地和字外空间融合在一起,笔画的长短参差已不像小篆那样以一个字的方形轮廓爲其限度,而是常常出人意料地拉长或缩短,这样,就使本卷呈一种动态的空间组合结构。
与这种空间结构相适应,旣然笔画的职能已不以完成一个字的圆满空间爲满足,笔画已不仅在字内空间,同时又在字外空间更多地显示其意味,点画自身的形式较小篆便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欣赏内涵。请看本卷的点、波、挑、鈎、撇、捺,可谓多姿多采,变化丰富,而其轻、重、缓、急,或粗或细,或劲爽,或韧健,或丰腴,或淸隽,这是篆书乃至秦简都难以见到的妙境。它标示了“隷变”在书法艺术史上最深刻的意味:点画自身已构成一个有独立审美价値的艺术世界。难怪从隷变以后,点画的功夫成了中国书法技法论中最先突出和重视的课题。
但西汉缯帛的书手们当时并未意识到他们在实践中所进行的中国书史上这一意义重大的变革,他们只是凭着熟练,在自由书写。本卷诸字,横画大体上较细,直画大体较粗,每书大体起笔稍重,最下力处则在收束处,这与人臂的生理构成紧密相联,横画涵力较少,直画下力易多,人人皆有此体验。中国书法至今仍以横轻竪重这一对比构成最普遍、最基本的节奏模式,儘管这种模式并非是个一成不变的僵化存在。《春秋事语》则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样,谁还能否认秦汉民间书手在书史上所创建的功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