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六年墓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36页(719字)

【简介】:

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刻。搨本,竪约35cm。出土江南。刊入日本《书道全集》(三)。

【赏析】:

汉代、三国的砖瓦文字在书法艺术史和文字史上都有其独特的意趣。它们或端庄,或诙谐,或凝重,或潇洒,或峭厉,或稚拙,千姿百态,曲尽情趣。由于砖材料本身的某种“局限性”,一般的砖刻文字结体多随砖体而结体多方。而方的形状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稳固性,易于刻板,单调。作爲书法艺术,却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节奏和意态、韵味的变化,那么这意味着砖刻文字追求艺术效果只可能在文字内部构造线条上下功夫。只有通过字体内部线条的艺术重构,使其在质感、长短、粗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层次从而造成一种变化,才能使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汉代、三国的砖刻文字却恰恰是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浓厚装饰意味的崭新的艺术风格。永安六年墓砖文字便是一个典型。我们仔细品味其每个字的每一线条,其粗细、力度、意态眞是变化无穷,神奇莫测。比如在“六”和“年”之间,近乎平行的几横,由于六字中间两个圆圈及六字下面一个分爲三段的横画,从而使可能单调的格式富有变化,平板单一的节奏一变爲多变的节奏,有了一种生命的活跃感。基字中的几横同样由于线条的丰富变化而冲破可能形成的单调、平板。再让我们仔细观察砖文的每个局部,当我们的意识超越了文字本身具有的意义而专注于其奇妙的线条时,就会觉得,每一个局部都可以单独构成一幅极富意味的抽象画。整个砖文和谐统一地安排在一起,历史的剥蚀更增加了意外效果,呈现的便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艺术境界。

上一篇:西鄕侯残碑 下一篇:皇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