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昇墓誌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309页(798字)

【简介】:

全称《大魏故南秦州刺史司使君之墓誌铭》。东魏天平二年(535)十一月刻。正书,二十六行,行二十一字。51.5×51.5cm。淸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出土。曾归张方与、刘鹗、端方、王緖祖。武进陶氏珂·版影印初搨本。赵万里辑入《汉魏北朝墓誌集释》。

【集评】:

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司马昇》如三日新妇,虽体态媚丽,而容止羞涩。”又:“《高湛》、《刘懿》、《司马昇》、《法生造像》秾华丽美,并祖锺风。,,梁啓超《碑帖跋》言:“体长而锋敛,在魏誌石中,又一别调。”

【赏析】:

书法艺术中最难掌握,因同时涉及各个方面的规律是“度”,即分寸感。魏碑中有些过于刻板,有些则过于草率,能恰如其份地表现出书意、达到静中求动,正中寓欹,需要坚实基础及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东魏天平初年的《司马昇墓誌》便在“度”的把握上表现出成熟的艺术功力。

此誌以方笔爲主,结体宽博,具有大量魏墓誌中所共有的方整、雄强的特色,但细加观赏,则发现在不少字中却又有着独具的变化特徵。请看“盗、藏、行、怀、使、持”等字,于规範之中稍加欹斜,便奇趣横生。是书手眞的书法造诣高深?还是由于不成熟偶而出现的效果?抑或是石工跑刀所致?我们且不必管它,而其整体上工稳中寓以变化的效果,可向历史证明这是一块优秀的石刻作品,足可爲后人所取法。

値得注意的是,在如此规整的刻石中,竟然出现了草书,如“止”、“无”等字,更给此誌增加了不少艺术情趣。古人可以如此处理,我们爲何不能借鑒而加以发扬用于创作之上呢?欣赏作品,要精要细,方能发现其有价値的地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