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仙太子碑碑阴题名(二)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527页(794字)

【简介】:

唐.锺绍京书于神二年(706)。搨本整体343.5×158cm。石在河南偃师县东南的缑山仙君庙。日本《书道全集》(八)刊入。

【赏析】:

锺绍京的书法在当时享有盛名,据《新唐书》记载,因其善书,所以“直凤阁”,成爲宫廷中的特聘书家,武则天皇帝时,“宫殿明堂及铭九鼎,皆其手笔也。”一时人称锺繇爲“大锺,,,而称绍京爲“小锺”,可见其名声之高。锺绍京又是一个收藏家,搜集有锺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眞迹共计数百卷。绍京可谓擅创作、博收藏、精鑒赏。

可是,以其地位之尊、创作之丰、书写之精、名声之大,在书法史上却没有给后代造成什么影响,更毋论像虞、褚,颜、柳那样开一书派了。其原因何在呢?个中缘故,恐怕主要是唐代从李世民提倡羲之书风以后,直到盛、中唐之交的颜眞卿崛起之前,书坛以秀逸潇洒、外柔内刚爲主导风尙,而锺绍京的书法却以刚健质重爲标格,峭拔坚挺于外,优柔蕴涵于内,带有浓厚的北碑、隋碑之意味。其结体收敛,多用相背内擫之形,转折处稜角分明,恰如山石嶒嵯,峭壁嶙峋。唐太宗赞羲之丰赡俊逸,讥献之薄削瘦羸,而绍京之书恰恰是瘦削之貌,这与唐人重宽博、求廓大的审美倾向不相吻合。绍京书在用笔上虽不乏浑厚圆润,但其书在总体上不以含蓄爲尙,时见剑拔弩张之势,这种以骨力取胜的书法与宫殿题额、鼎器之铭所要求的庄严、质重倒是一致的,难怪绍京书法被皇家看中,然而却不爲时尙所重。如果说绍京对后世书家有什么影响的话,大槪在李邕的书法中尙可见到他的一点影子吧。朱长文《续书断》评绍京书爲“能品”,不过又借绍京自己的话说其书“微怯”,“不足逮前贤”。看来,把绍京推爲“小锺”是有点过份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