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610页(1474字)

【小传】:

宋眞宗大中祥符五年—宋英宗治平四年(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庆曆三年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嗣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州路转运使。迁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迁枢密直学士知福、泉、杭三州。寻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吏部侍郞,謚忠惠。君谟性忠直,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工书,爲宋四家之一。着有《蔡忠惠集》、《茶录》、《荔枝谱》等,存世书迹有《二帖》、《暑热帖》、《离都帖》、《连日山中帖》、《谢赐御书表》、《颜眞卿自书告身跋》及石刻《万安桥记》、《诗刻》等。书论有《隷纂》、《论书》、《评书》、《自论飞草书》等,《宋史》卷三百二十有传。

【集评】:

《宋史·蔡襄传》:“襄工于书,爲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苏子美兄弟后,君谟书独步当世,笔有师法。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就其所长,求其所短,大字爲少疏也。”又,“八分、散隷、正楷、行押、大小草,衆体皆精。”宋苏轼《苏轼文集》:“张长史,怀素得草书三昧,圣宋文物之盛,未有嗣之,惟蔡君谟颇有法度,然而未放,止与东坡相上下耳。”又《评书》:“追配前人者,独蔡君谟书,天资旣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爲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大字又次之,分隷少劣。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学者不以爲过。”又《东坡集》:“君谟眞、行、草、隷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爲飞白,可爱而不可学。近岁书以君谟爲第一,而论者或不然,殆未易与不知者言也。”宋黄庭竪《山谷题跋》:“蔡君谟眞行简札能入永兴之室也。”又,“蔡君谟行书简札甚秀丽可爱,至于作草,自云得苏才翁屋漏法,令人不解。近见陈懒散草书数纸,乃眞得才翁笔意。”又,“君谟书如蔡琰《胡笳十八拍》,虽淸壮顿挫,时有闺房态度。”宋沈括《梦溪笔谈》:“古人以散笔作隷书,谓之‘散隷,。近岁蔡君谟又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白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成一家。”宋苏颂《魏公集》:“君谟作飞草尽风龙之变。”宋周必大《平园集》:“蔡忠惠公大字端重沉着,宜爲本朝法书第一。”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君谟始学周越书,其变体出于颜平原。”宋朱长文《墨池编》:“君谟眞、行、草皆优入妙品,笃好博学,冠卓一时。少务刚劲,有气势。晚归于淳淡婉美,然颇自惜重,不轻爲书与人。”元郑杓《衍极》:“五代而宋,奔驰崩溃,靡底所止。蔡襄毅然独起,可谓间世豪杰之士也。”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襄)工字学,大字鉅数尺,小字如毫髮,笔力位置,大者不失缜密,小者不失宽绰。至于科斗、篆、籀、正、隷、飞白、行草、章草、顚草,靡不精妙,而尤长于行,在前辈中自有一种风味。笔甚劲,而姿媚有余。”明项穆《书法雅言》:“宋之名家,君谟爲首,齐范唐贤,天水之朝,书流砥柱。”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宋世称能书者,四家独盛。然四家之中,苏蕴藉,黄流丽,米峭拔,皆令人敛衽,而蔡公又独以浑厚居其上。”淸刘熙载《艺槪》:“蔡君谟书,评者以爲宋之鲁公。此独其大楷则然耳,然亦不甚似也。山谷谓君谟《渴墨帖》彷彿似晋宋间人书,颇觇微趣。”淸杨宾《大瓢偶笔》:“宋人书,余最爱黄涪翁,其次蔡君谟。着名之迹若《茶录》、《万安桥记》,虽极沉着明润,然与涪翁《七佛偈中兴颂跋》相较,实有逕庭之别。盖蔡本学颜,亦遂不胜颜,黄则得力六朝,是以深厚古雅,绝无唐人气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