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议帖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693页(898字)
【简介】:
宋·米芾书。白麻纸本。行书。纵31.8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赏析】:
世人形象地把米书比作是“风樯阵马”,《公议帖》给人的正是这种感觉。
《长至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它那别具一格的章法,全帖分行爲八,行行疏朗,首两行与末两行均书写贯底,中间四行因尺牍行文的关係,二、三、五字不等;作者写至第三行“于”时,忽然而止,调头另取一行,再接二连三,使各行之间形成落差,总体上中间的四行字与首尾的四行字形成强烈的长短对比,同时在腹部留下巨大的空白,使长短不一的行文,颇似藤条下垂,参差不齐,饶有情趣。
《公议帖》给我们的第二印象是结体与章法的欹正交用,这是该帖的基本格调。侧而反正、化险爲夷是米芾结字的绝技,仔细观赏他的字,或上侧而下正,或上正而下侧,或右侧而左正,或左侧而右正,随机应变,因势生形,无所不在。属于第一种情况的如“首”、“长”等字,属于第三种情况的如“淸”、“朝”等字,无论何种变化,均以平衡爲终归,达到磊砢不平的审美效果。非常巧妙而自然的是,米芾又把这一结字原则娴熟地注入章法之中,相映成趣,耐人寻味。运笔的灵巧,又强化了结字与章法的表现形式,这也是《公议帖》给我们的第三印象。有趣的是,他曾颇爲自负地说:“善书者只有一笔,我独有四面。”他依着笔势不断用不同的笔锋,于俯仰向背、转折顿挫、正侧行留之中毫不保留地展示
出来,人们随着他的指向而得到沉着和痛快的感受。如果说第一行由于初落笔,还显得稍爲拘谨的话,那么随着笔势的展开,行至最后一行时却能手下生风,尤其是“芾顿首再拜”,若赛跑的冲刺,越接近终点,速度就越快,“拜”字的最后二笔,分明是运动员冲过终点的一刹那,长长的枯笔,给人们的感觉是一阵风,眞有目不暇接之感;故朱熹称米书爲“天马脱衔、追风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