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诗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081页(736字)

【简介】:

淸·传山书。纸本。草书。凡三行,共三十字。181.9×50.8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围绕号称“国朝第一”的书法家傅山,有一些有趣的文化现象,他的艺术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眞率毋安排”。在馆阁体风行的淸代,鼓吹这样的美学原则,是很难得的。

从傅山的艺术理论出发,再看傅山的艺术实践,可以看出一些矛盾的现象。这一幅《草书七绝》,书法家并未贯彻以拙丑支离爲美的原则,相反是在刻意追求一种流畅的妩媚,并且,从整幅作品的格局看,也不难看出“安排”的痕迹。

可见艺术家在理论上採取何种主张,并不等于他的作品就实践那一种主张。似乎一种主张的提出易,而一种主张用作品的实践体现则难。这就好像,我们可以听凭想像力提出一种新式飞机的各项指标,而要在车间裏生产这样的产品,达到预想的各项指标,也许是永远也办不到的一样。所以,历史上有许多理论巨人是实践上的侏儒。

另外,理论是面对圈内人的,範围相对地小,对象素质相对的高,新潮的东西,激变的东西容易被接受。而作品所面对的则无圈内圈外的界限,要爲容纳,必须注意同他们一般的审美趣味相衔接,否则将会遭到他们的摒弃。在这裏,只能渐变,通过长期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方能改变一种定势;在这裏,迁就或者也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韧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