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将军印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509页(1356字)

将军印在古代印章中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由于人们习惯把两汉、新莽到魏晋北朝这段时间的印,泛称爲汉印,将军印也不例外地包括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将军印的面目,多爲率意之作,这是因爲军情骤变,临时在军中任命,其印往往是仓促间急就以刀直接凿成,因爲这类将军用印一般称“章”不称“印”,故又称“急就章”。

与铸印相比较,将军印章法无拘无束,刀法自然,锋頴逼人,给后世的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来楚生等的影响是极大的。

“凌江将军章”一印笔画坚挺,斩钉截铁,“将军”二字佔地较多,“军”字的宝盖力能扛鼎。“凌江”二字之三点水作了微小的变化,避免了雷同带来的重複感,全印下部留红较多,使气息舒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昭威将军章”、“新邢军护军章”是两方带有隷意的罕见将军印,“昭、威”的右半部、“将”字的“寸”部、“护”字的“言”旁,纯是隷书用笔,有些部分还有楷书的用笔,这就是白石老人讚叹的汉代人“胆敢独造”的创造胆魄。

“巧工中郞将印”一印紧缩中宫,舒其左右,“工、郞”二字十分随意,也兼具隷味,这种或疏或密,全然不受章法束缚的创作,生动地反映了当年军情紧急中以刀当笔,一挥而就的沙场风致。此印末字用“印”而不用“章”。

“赤城护军章”奔放不羁,笔画最多的“护”字竟缩居不到六分之一的地位,而“城”字笔画不多,却旁若无人地佔据大片空地。“赤”字密上舒下,略带欹侧的姿态,“军”字的秃宝盖竪画的开放性支撑,“章”字的头重脚轻,都给全印增加了一层豪放气度与拙味。

“安远将军章,,一印前四字大小杂陈,姿态各异,四字之间或分或连,具有一种稚拙的动感。前三字均有笔画遗漏,可见当时军情之紧急,想必是迫在眉睫。欣赏这类印,如同欣赏那些充满童心的图画。

“鹰扬将军章”一印首二字横直笔画特多,应该说难度较高,但作者以轻灵的运刀,刻出的一道道犀利的线条,解决了这一难题,可说此二字繁而不觉其繁。“将”字左旁与上一方印的“将”字一样,下部少了一个转折,但又不觉其简。这种匆忙中的笔画遗漏,可说是奇趣难掩。下部的留红所形成的疏密对比,也是此印的一大特点。

“平难将军章”全印的生动全在于一个“将”字,左高右低,左工右放,右半部夸张又右倾挤压,造成了“平”字的惊愕与紧张,“章”字佔地也不足三分之一,如同乐园裏来了一个顽童,顿时打破了平静,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鎭远将军章,,一印敛右而松左,让笔画偏多的首二字紧缩,在笔画上又有所删简,也与左半印的空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部留出的一条长边,使印章的四边也避免了雷同并产生一种稳定感。

“伏波将军章”的加框爲此印特点,在衆多的将军印中,加框者实属极少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