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楚生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第1577页(1788字)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勛,字初生,晚年更字初升,号然犀、负翁、一支、非叶等。其别署有安处楼、然犀室。浙江萧山人。

来楚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书画家、篆刻家。他的篆刻艺术,博採衆家之长,并能够完美地溶于自己的印中。这其中,战国古玺、秦汉印、流派印中的浙派、皖派以及吴让之、吴昌硕对他的影响最大。然而他虽然游刃于衆家之中,但终可求得其所,刻出了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来楚生印章在古玺的章法上得益很深。比如“自爱不自贵”一印。这方印的章法,一看便知是模仿古玺名印“日庚都萃车”的。但来楚生没有单纯地照搬古玺章法,而是用古玺的章法,表现小篆的内容。这种用古玺形式,而不用古玺文字的方法,可以说是来楚生的一个创造。用古玺的章法形式,表现任何一个年代的文字内容,旣避免了与古玺的雷同化,又大大地扩展了古玺章法形式的表现範围,将其优点有机地融于各种印章之中。“自爱不自贵”,选用的全是小篆文字。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印章重複字过多带来的呆板、繁赘之感,运用古玺灵动、跌宕的章法,使之活跃起来。

来楚生的另一方印“楚生一字初生又字初升”。运用的也是古玺章法。在古玺印章中,有一类章法中间很空,而两边紧凑。这类章法,在后世的治印行家眼中都是忌讳的,因爲这类章法用不好,很容易使印章有涣散的感觉。而来楚生在运用这类章法时,十分巧妙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并有意地利甲它来完善整个印章章法。首先,此印选择的是汉代篆字,也就是“缪篆”。这种字体方正扁平,如果字多一些放在一起的话,就会感到横线很多。因此,如果中间不空开一些的话,就会使印章有沉闷、机械之感,倘若只是空开而不做其他处理,恐怕也很难使印章完美。所以,来楚生便将两行字靠边的笔画全刻掉,让某此印文与印边重合,似乎使已经隔开较远的两行字分得更远。其实这样一来,从视觉上看,反而使两行字显得紧凑了。来楚生运用了数学中“负负得正”的理论,其妙手回春之法,无不爲后人叹爲观止。

来楚生印章的另一个特点是,印章风格古拙、苍劲、老道。“安处楼”,是来楚生晚年的作品,静观其印,眞有“人书俱老”之感,如见古柏,如闻遥锺,无丝毫巧饰之赘笔,无半点造作之感。

必须提到的是,来楚生的印章,不仅爲我国篆刻艺术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对未来的印章发展,也提供了某些啓示,即来楚生的印章,还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来楚生印章的极盛时期是七十年代初期,而那时他的印章并未得到社会的十分重视。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晚期,来楚生的印章倍受推崇,这原因就在于他的印章适合了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人说,来楚生的印章,是现代派印章的先驱,这话不无道理。现代派艺术的宗旨,说到底就是要打破人们的视觉常规,因情而发,因情而作,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尽情地表现自我。来楚生印章的相当部分,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他的“纸上鼓吹”,按照常规的章法不应该如此排布。“上”字太大,而且四周很空,印章的底边又都刻掉了。常规的章法底边是一定要留的,而且还要多留一些,免得印童头重脚轻。但来楚生没有受这些常规的限制,而是“我行我素”,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章法不修边幅,刀法又十分随意。纵然此印细究起来,似乎有点小毛病,但总体上看却不失大家风範,如同信手拈来,“大智若愚”。来楚生的另一方印“初升”也有同样的意趣。

来楚生不愧爲是中国印章史上的一员骁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