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飞钱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02页(382字)

亦称“便换”。中国古代的一种汇兑方式。产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唐代在公元780年实施两税法,引起货币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于是各道逐渐有禁钱出境之举措。当时各道的地方政府在京师设有办事机构——“进奏院”,各道在京师的商人在售出商品后,将现款交给本道的进奏院,由其出具一张票券,分成两半。一半给汇款人,另一半寄回本道。商人回到本道后,合券兑款,这种票券即称飞钱。后来举办飞钱的机构不仅有各道的进奏院,还有各军、各使及中央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等部门。办飞钱的人不限于商人,地点也不限于京师。飞钱的产生是唐代信用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减少了现金搬运,节约了运输费用,加速了货币周转和商品流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的飞钱称“便换”,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政府特设“便钱务”,专门办理“便换”业务。

上一篇:会票 下一篇:中华金融辞库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