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银元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21页(455字)

亦称“洋银”、“洋钿”。中国近代的主要银币。旧时流通的大型银质铸币的通称,是银本位制下铸币的主体。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外国银元流入,如双柱洋、鹰洋,一度成为中国流通领域的主要货币。中国手工自铸银元始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在西藏宝藏局铸“西藏薄片”。道光年间,漳州和台湾曾铸“漳州军饷”和“寿星银饼”。1890年,张之洞在广东铸“光绪元宝”成功,这是中国正式用机器大批铸造银币的开端。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4月颁布《币制则例》,正式采用银本位,规定以“元”为单位,定银元为国币,重量为库平7钱2分,成色900‰,名为“大清银币”。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曾铸袁世凯银元。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改铸有孙中山头像的开国纪念币。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制定《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当年新铸“船洋”重26.6971克,含纯银23.493448克,可以自由铸造。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银元停止流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