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货币面纱观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593页(813字)

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观点。认为货币的作用仅在于媒介商品交换,只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起转瞬即逝的作用。货币并不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它如同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货币面纱观源于早期资产阶级学者对货币职能的片面认识,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所倡导的销路理论则为货币面纱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货币面纱观在货币数量论那里达到最完整的理论表述,其名称也由货币数量论的主要代表庇古1949年出版《货币面纱》一书而来。

货币面纱观的基本观点是:①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实物经济,其市场条件是充分和完备的;交易者对所有商品的供求状况、现期与未来的价格状况等都具有充分的知识和完备的信息;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可以在组织完备的市场体系中进行;因而经济中不存在所谓“不确定”因素。②在这样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里,把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货币本身并无效用,它只具有反映商品效用的间接效用,所以卖出商品所得的货币必定会用以购买所需的其他商品,货币仅仅是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商品最终还是由商品来购买的,货币在其中只起了转瞬即逝的媒介作用。③商品销售收款无需储藏的现实,使社会商品的总供给与以货币表示的总需求在理论上取得了紧密的联系,供给会自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需求。④在这样一种供求均衡的世界中,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货币在其中只起乘数因子的作用。货币数量的变动只是在总体上改变全部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而不会对商品的相对价格体系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既然如此,也就无法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进而对实际产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只不过是“一块遮挡实际经济力量活动的面纱”(庇古:《货币面纱》,18页,伦敦,1950)。

上一篇:计算单位说 下一篇:货币中性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