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货币供给弹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18页(1027字)

利用弹性理论的一般原理研究货币供给量或有效需求变化与就业、产量、工资及价格变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测算这些变量对货币供给量或有效需求的变化的反应速度的理论。该理论是由J.M·凯恩斯在其名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凯恩斯认为,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货币供给量的多少决定了有效需求的高低,有效需求的高低又决定了其他变量的大小,而有效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其他变量变动的大小,则取决于这些变量的货币弹性。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要研究了就业、产量、工资和价格的货币弹性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就业的货币弹性,亦称就业弹性,是指就业量对货币供给量或有效需求变动的敏感性。设整体工业中第r行业的就业函数为Nr=Fr(Dwr)(Nr为第r行业的就业量;Dwr为以工资单位计算的第r行业的有效需求)。则该行业的就业弹性为:。对工业总体来讲,其就业函数可表示为:F(Dw)=N=∑Nr=∑Fr(Dwr),其总就业弹性则为:

产量的货币弹性又称生产弹性,它代表产量对货币供给量或有效需求的敏感程度。用公式表示则为:(eor为第r行业的生产弹性;Or为第r行业的产量)。总体工业的生产弹性为:

价格弹性e′pr代表单位产物的预期价格Pwr对有效需求Dwt变动的敏感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即 e′pr+eor=1

对工业全体,则存在:

e′p+eo=1

上式表示,当有效需求(用工资单位计算)改变时,物价弹性以及产量弹性之和等于1。也就是说有效需求的力量,一部分用于影响产量,一部分用于影响物价。

以上是用工资单位计算时的情况。若改用货币计算,结论则会有所不同。若采用货币计算,并令W代表一单位劳动力的货币工资,令P代表一单位总产量的货币价格,则当货币供给量改变进而引起有效需求(用货币计算)改变时,价格弹性可表示为:。工资弹性可表示为:,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可得出公式ep=1-eo(1-ew)。在该公式中,若eo=0或若ew=1,则产量将不变,物价将与有效需求(用货币计算)作同比例上涨。否则,物价的上涨比例会小一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