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信用利用可能性学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55页(1971字)

从资金需求者即借款人的信用利用可能性分析入手,同时结合分析资金供给者即贷款人的资金供给的可能性,以全面论证利率变动对信用利用可能性影响等金融政策有效性的理论。

信用利用可能性学说,是在1898年由魏克赛尔(1851~1926年)在其所着《利息与物价》一书中提出的。

信用利用可能性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关于利率政策效果的三个命题。魏克赛尔在1898年于其所着的《利息与物价》一书中关于利率政策提出了如下的三个基础命题:其一,中央银行变更利率,商业银行将随之而作相应的变更;其二,整个长短期利率体系将全面而同时地相联系地变动;其三,借款人和储蓄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都具有弹性。这三个命题,一般人都未加深究。直至1927年和1930年,才有柏尔吉斯和里夫勒发表着作,指出这三个命题与现实情况有差距。加之,凯恩斯发表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及30年代末津大学等机构对投资的利率弹性进行测验调查的结果,都表明利率不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这样,一般人遂认为投资对利率无弹性,因而对金融政策持否定态度。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金融机构上却出现了两种关系重大的变化。一种是政府债券之巨额的积累和大部分政府债券为私营金融机构所持有。另一种显着的变化是,金融中介机构大大发展,它们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大大增加。这些金融中介机构因素为公众负责保管资金,故对资产安全性的关心最强,对较无风险而利率较低的债券有偏好。又由于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系以微小的利益幅度管理着资产,故对利率的微小变动亦颇敏感。由于以上因素,使金融市场的利率感应度较前增大,利率的任何变动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于是,魏克赛尔所提出的三个命题又得以成立,金融当局变更利率又可以收到预期的一定效果。但这个效果却不是从借款人的利率弹性产生的,而主要是从贷款人的利率感应性亦即贷款人的利率弹性产生的。②贷款人的利率变动敏感性。过去的利率理论只注意到借款人对利率变动的弹性,因而在发现了借款人的利率弹性甚小时,就高唱利率政策以至整个金融政策的无效论,是相当错误的。罗沙、卡莱肯和林德贝克等人鉴于过去理论只重视借款人的需求弹性而忽视了贷款人的供给弹性,只知对借款人的态度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对贷款人的利率变动感应性及其贷款态度进行分析,他们强调贷款人,特别从贷款人的利率变动敏感性及其贷款态度的分析,以建立这个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新理论。③利率变动对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流动性效果。贷款人对于利率的变动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而影响其贷款态度、影响其资金供给,以致影响借款人的信用利用可能性,这主要是因为贷款人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因而非常重视流动性状态的变化;若感到流动性状态不佳,就不得不调整其资产结构,借以补足其不足的流动性,以改善其不足的流动性状态,因而就势必减少或停止其信用供给,以致大大影响信用的利用可能性。所谓利率变动对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流动性效果,是指由金融当局变动利率以引起金融机构的感应性,使其为保持一定程度的流动性而调整其资产结构,增减其信用利用可能性,借以达到当局调整经济的目的,收到利率政策所预期的效果。金融机构此时之所以要跟随金融当局的利率政策变动,采取相应的行动,就是由于在此时机,流动性要求压倒了收益性要求的原故。④利率变动对信用利用可能性的其他效果。前述流动性效果是这个新理论所着重强调的第一个重大效果。除此之外,由金融当局变更和率,还可收到以下四个影响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效果:第一是闭锁效果。利率上升,政府债券价格下跌,此时金融机构通常都不愿卖出政府债券,而将其锁在库内以待价格回涨。这就使信用利用可能性减少,既不增加对企业的贷款,亦不购买企业的债券而使企业可供利用的资金量减少,这即称闭锁效果。第二是期待效果。政府债券价格上升,预期市场利率会起变动,金融市场之不确定性将会增大。金融机构此时与其贷款给企业,莫如保持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在手以待将来,因而就影响信用利用可能性的增加,而使市场的资金量减少,此即期待效果。第三,资产调整效果。在利率上升时,金融动荡,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的价格差异扩大,长短期利率亦起变动,这些金融机构就将在安全考虑与收益考虑之下进行资产调整,但不增加贷款而使信用利用可能性减少,此即称为资产调整效果。第四,信用配给加强效果。在资金市场不完全竞争的状态下,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态度,直接影响借款人利用可能的信用量。贷款利率系管理价格,不是由竞争决定,而是依据利率以外的其他信用标准如借款人的资产,财务状况等提供信用,金融当局收缩金融以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信用利用性成分得不到满足的信用需求者增多,故信用配给更得以加强。

上一篇:自由银行制度 下一篇:资产转移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