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通货论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658页(686字)

19世纪中叶英国议会中关于银行券发行制度的改革问题的一场论战。通货论争实际上是金块论争的延续。

19世纪初叶,英国议会发生了所谓“金块论争”。金块论争的最终结果,是以1819年颁布的“恢复兑现条例”而告终。但其后又遭1825年及1836~1839年两次经济危机的冲击,致使兑现屡濒危险。为了谋求最终解决措施,英国议会于1840年设置“众议院发行银行委员会”讨论银行券发行制度改革问题,从而形成了“通货主义”与“银行主义”两派,并进行了空前激烈的论战与争论。一派是“通货主义”学派,与以前的金块论者主张相同;另一派是“银行主义”学派,与以前的反金块论者主张相同。

通货论争较以前的金块论争阵容强大,辩论四年,仍未得出结论。英国首相皮尔是通货主义的信徒,依据通货主义的理论,拟成“英格兰银行条例”,提交议会表决,结果遭下院否决,但上院则一致通过,最后经英王裁可颁布,世称“皮尔条例”。这次论争所涉及的范围远较金块论争为广泛,举凡货币、信用、银行、利率、物价、外汇、商业周期以及货币信用政策等整个金融领域均加以广泛讨论,有些论点成为以后包括现代各种金融理论的先河,有许多在过去尚不明确的重要理论亦在这次论争中得以阐明和发展。这次论争对英国当时及后世各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和制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促进了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至今,在货币金融理论和政策上的许多观点,其思想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次论争,因此,它在货币金融学说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