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反以纸代钱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45页(986字)

中国清代学者许楣(公元1797~1870年)否定不兑换纸币的货币主张。1846年许楣为批判王瑬《钱币刍言》刊行了《钞币论》,其兄许公元(1787~1862年)为此书写序并加了按语。许楣认为白银为币是历史趋势,“银日多,而钱重难致远,势不得不趋于银”(《钞币论·通论六》),“如欲尽废天下之银,是惟无银,有则虽废于上,必不能废于下也”。关于货币本质,许楣认为货币及其他商品的贵贱差别是因为“天下之物,惟有尽故贵,无尽则贱”(《钞利条论一》),金、银及一切商品的价值均由其数量决定;他认识到作为货币的白银无论其形制如何不同,都只是一定数量的银,货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都是依其本身价值进行的等价交换。许楣把纸币分为可兑现纸币与不可兑现纸币两种,认为唐代的飞钱、宋代的交子“皆以纸取钱,皆良法也”(《通论三》);他要求纸币发行须有十足的准备金,可以“易金银”,“有所附丽以行,而不尽为徒纸”,不是“虚纸”(《通论四》、《通论二》)。许楣把不兑现纸币称作“以纸代钱”,认为“银,银也;钞,纸也”(《通论一》)。而不兑现纸币是尤为不可行的“罔民”之“弊法”。许楣对王瑬的行钞理论及其方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指出“以纸代钱,而至欲尽易天下百姓之财”是历代行钞“弊法”所没有过的新弊端(《通论一》)。针对王瑬“造钞约己足天下之用,则当停止”的观点,许楣反驳说:“能足天下之用,而不能足国家之用。……自古开国之君,……其始常宽然有余,至其后嗣,则甚不肖也:水旱耗之,兵革耗之,宗禄庆典及诸意外冗费耗之。用度稍不足矣,势不得不于常赋之外,诛求于民。而行钞之世,惟以增钞为事,犹不增则国用不足,增之则天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造钞条论七》)。许楣区别了纸币的经济发行(满足流通需要的发行,即“足天下之用”)与财政发行(弥补国家财政需要的发行,即“足国用”),并提到如以财政发行为目的必然导致纸币贬值,如此,不仅没有王瑬所讲的“大利”,而且会使百姓财富“即化为纸”,“贫民抱空票而妇子愁叹”;更会使商品流通混乱,物价波动,钱庄亏空,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严重破坏。尤为难得的是,许楣认为国家虽然能够规定纸币的票面价值,但却不能规定纸币在流通中的实际购买力,“钞文一贯亦只是一贯,然不能令商贾之必当千钱乎?”(《钞利条论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