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金融辞库

刘大钧的改用金本位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华金融辞库》第1750页(857字)

中国近代经济学家刘大均等在1930年前后就金贵银贱情势所发表的推行金本位货币制度的主张。这一主张认为,建立金本位制度是中国逃脱金贵银贱恶劣影响的可行之路,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经济逐渐恢复达到繁荣时,采取与西方各国共同的货币本位制度可以分享因物价稍涨带来的利益。刘大均指出:“救济银行根本办法,唯有改用金本位之一法”(《刘大均氏银价调查报告及救济银价意见书》,《银行周报》第4卷,第38期)。刘大均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落后,政治上受西方强国制约,改革只能逐渐推行。货币本位问题所以特别重要,因为在1930年前后它对汇价的影响较对国内物价影响更大。他根据英国、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币值变化的经验,说明中国银价是由世界市场黄金对白银购价决定的,于是发生作用的先后与程度是按以下次序排列的:“(一)汇价跌落。(二)国际物价上涨。(三)国内物价上涨”(《银价与银进口税》),《银行周报》第4卷第12期)。要阻止汇价跌落,除非国库有大量储备黄金可以输出或者放弃银本位推行金本位。

刘大均批评主张政府征银进口税阻止中外银行从上海进口白银的人是不知道这会引起汇价的更大波动,认为应由政府统制白银进出口,以防止投机,推行金本位才是从根本上消除汇价跌落的危害。他认为,金银比价的变化对本国物价与国民财富之影响是间接的,逐渐发生的。汇价跌落是因为中外货币本位不同,而中国无力左右金银的供求关系,落后的社会经济却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固守着阵地,因此,尽管缺少足够的黄金储备,还是要由金本位货币制度出来才能割断中国货币与世界银价趋跌之间的联系。只靠政府采取行政措施规定禁止金出口、银进口,会造成“银价之暴跌,将使中国币制破产而后已。”这如何谈得上向进步的货币制度过渡呢?对中国来说,货币本位制度的变革要慎重行事,一要讲求过渡的若干途径,二要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这样才能使改革较为容易。单靠行政命令强迫推行,则只会增加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