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
出处:按学科分类—交通运输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交通大辞典》第717页(767字)
利用多颗轨道卫星,依据距离或距离变化率的测量来确定运载体位置和速度等参数的无线电导航方法。供导航用的卫星系统有全球性导航卫星系统和区域性导航卫星系统两大类。全球性的早期有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NSS: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又称“子午仪(astronomical transit)”,和原苏联的却卡达(Tsikada)都系低高度极轨和近极轨星座,各有4~6颗卫星组成;现有美国三军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NAVSTAR——GPS:navigation system with time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俄罗斯的“全球轨道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global orbiting navigativn satellite system)”,都系中高度倾斜轨道星座,各由24颗卫星组成。以上四种全球性导航卫星系统采用的定位方法都是直接由用户接收到卫星信号后,自行解算出位置的单程测距定位方法。视见卫星至少3颗时才能进行二维定位,视见卫星至少4颗时才能作三维定位。区域性导航卫星系统已有美国的“静地星(Geostar)”和“星定位(Starfix)”、法国的“定位星(Locstar)”、美国的“转发星(Rexstar)”等数种,其中某些已停用,它们都是高度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一般和通信功能兼用,需由2~3颗卫星共同工作,它们属无线电测位卫星系统(RDSS: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ystem),由地面中心站间接地为用户定位。定位时采用双程测距定位法,用户须先向地面中心站申请定位,在地面站算出用户位置后再转告用户,未被民航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