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65页(5135字)
【生卒】:1818—1883
【介绍】: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
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藉律师家庭。1835年在特利尔中学毕业,1835年至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学,但研究得最多的是历史和哲学,1841年3月大学毕业时提出一篇论伊壁鸠鲁哲学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马克思按其观点来说,当时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1842年4月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被聘为主编。1843年,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与童年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同年11月,偕夫人来到巴黎,在那里和德法秘密工人团体取得联系,并参加工人集会。在斗争的实践中,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844年底,恩格斯来到巴黎与马克思会晤,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1845年1月,由于普鲁士政府的坚决要求,马克思被视为危险的革命家而被逐出巴黎,他迁居布鲁塞尔。
不久恩格斯亦来到这里。1846年,同恩格斯一起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在工人组织中成功地进行了反对魏特林的平均共产主义、格律恩、赫斯、克利盖等人的小资产阶级“真正社会主义”的斗争;对蒲鲁东、海因岑的小资产阶级思想进行了批判。1847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请加入了“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同盟的改组工作。
1847年6月,在伦敦举行改组大会,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议,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将“人人皆兄弟”的口号改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847年11月底至12月中,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这部着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的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时,马克思被逐出比利时,他重返巴黎,建立共产主义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返回到德国的科伦。
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在科伦出版了《新莱茵报》,马克思任主编。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之后,于1849年5·月被逐出普鲁士。马克思先去巴黎,在这年6月13日游行示威后又被逐出巴黎,以后他移居伦敦,直到逝世。
1850年夏,与同盟内部的维利希一沙佩尔冒险主义集团进行斗争。19世纪50和60年代,除了同小资产阶级和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经常的斗争外,马克思主要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进行《资本论》的写作。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1卷,这部伟大的科学巨着改造了旧政治经济学,使这门科学革命化了,为论证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民主运动复兴时期,马克思又投入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马克思被选为国际总委员会委员,担任德国通讯书记。在第一国际活动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批判了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和工联主义等,使马克思主义得以进一步传播。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
马克思在巴黎公社失败后,作出极深刻、准确的总结,写作了《法兰西内战》一书。由于巴枯宁分子使第一国际发生分歧,1872年海牙大会以后,马克思便把国际总委员会移至纽约,第一国际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合并,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醉心于形式上的团结,对拉萨尔派作了丧失原则的妥协。为了对党负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进行了批判。1876-1878年,同恩格斯一起,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进行了批判和斗争。1879年,批判了德国党内苏黎世三人团的改良主义和投降主义路线。马克思还对英、法、美等国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进行了批判。
由于长期的紧张工作和更加紧张的理论研究,完全损坏了马克思的健康,疾病使他最终没有能够写完《资本论》。
1881年12月2日,马克思夫人逝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他的安乐椅上静静地长眠了。
他被安葬于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夫人葬在一起。
马克思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一生刻苦钻研理论,论着极为丰富。社会历史观方面的主要着作,与恩格斯合着的有:《神至家族》、《德意志意认形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独自完成的着作有:《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以及若干通信,其中重要的有1846年12月28日致巴·瓦·安年柯夫、1852年3月5日致约·魏德迈、1868年7月11日致路·库格曼等。
马克思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发现并创立了唯物史观,简要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这种规律如同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发展着的活的机体,确立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指出这种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并不否认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自觉活动,他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既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强调革命的实践对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决定意义;同时又指出:人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去进行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只能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不在于漠视或超越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在于认识、把握这种规律,并将它运用于实践。
由于马克思以前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片面性和不完备性,使得社会历史领域一直是唯心主义的一统天下。在唯心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社会历史观,至多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不能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根本没有摸到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这种历史观也决不可能正确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只有唯物史观才真正揭示了社会关系的规律,并第一次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考察了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从而揭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样,唯心主义就从社会历史领域这一最后的避难所被驱逐出去,使得社会历史学成为真正的科学。这是对社会历史学的深刻的革命。
马克思不仅研究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主要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马克思在研究中发现: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就变为资本。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而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则是:货币-商品-货币。前者是为买而卖,后者则是为卖(加上利润)而买。在后一过程中,投入周转的货币产生了一个增殖额。马克思把这个增殖额叫做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剩余价值不能从商品流通中产生,因为商品流通只不过是等价物的交换。剩余价值也不能从加价中产生,因为买主和卖主之间的盈亏必然会抵消。为要获得剩余价值,货币持有者必须在市场上找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它的使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
这样商品就是人的劳动力。资本家正是通过资本这一手段达到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目的,这就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家残酷地剥削工人,其基本矛盾就表现为生产日益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根本利益相互冲突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抗性矛盾,是无法通过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的。
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这种斗争越来越表现为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它必然要发展为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必然要爆发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革命。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不能不导致这种制度的灭亡,不能不导致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因为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不仅准备了主要的物质的、思想的基础,而且为这种转变培养了现实的力量,这就是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者,往往从伦理的、人道的意义上,对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弊端发出义愤和谴责,从头脑中设想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方案,而且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理性的力量上和资本家的开明、善心上,这就不能不陷入空想。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上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指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产生、存在和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不仅如此,他还揭示了阶级斗争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揭示了一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还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制订了一系列科学的策略;批判了激进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空谈”主义和由于资产阶级的收买在工人阶级内部出现的工人贵族所主张的妥协投降主义,以及背叛和出卖工人运动的机会主义。
马克思正是通过这些斗争的实践,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是全面的,以上所述不过是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除此以外,他在人学问题上的理论、关于异化的理论、关于宗教的理论,等等,无一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