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77页(2728字)

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用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绝对精神”或卓越人物的思想动机、某种、“人的天性”等来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

产生和发展过程 在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延续数千年,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也有其历史演变的过程。

在人类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极其愚昧无知,听命了自然力的支配,产生了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不死的观念。

人们还把灵魂的观念推广到自然界,认为自然现象是由某种意志的力量——神支配的,用万物有灵说明社会生活,这是神学历史观的萌芽。

在古希腊,奴隶主思想家宣称:奴隶制是神按照“善”的理念制造的社会。但这种关于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当时还不是对人类社会整体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种系统的理论。

最早形成理论体系的历史唯心主义是神学历史观,它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那时“上帝创世说”统治着人们的头脑,历史观是神学的一个分支。

它认为社会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神的旨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神学历史观的代表人物是教父哲学的完成者奥古斯丁和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一书中提出关于“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起源、发展和终结的理论,奠定了神学历史观的基础。所谓“上帝之城”信仰神,追求神的目的,蔑视现世生活,是“善”的表现,必然兴旺,永世长存;而“人间之城”反对信仰神,以人为中心,追求人间的享受,是恶的表现,必然衰落消亡。

他告诫人们尊崇基督教的教义,作“上帝之城”的居民,蔑视自己,把一切奉献给上帝,求得永生。托马斯用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运动必然有第一推动者说法论证了神的存在,认为人类社会的秩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要遵循神的意志;强调个人必须抛弃尘世的欲望,服从上帝规定的目的。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汉代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王服天意”等一整套主张也带有浓厚的神学历史观色彩。

新兴资产阶级针对以神为中心的神学历史观,提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把出发点由神转到人,用抽象的普遍人性来反对和代替中世纪的神性,以不变的人性为衡量历史进步的尺度,把理性即人们对自己本性的理解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求实现的一切都要合乎人的理性。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到18世纪法国的启蒙学者,再到19世纪德国的康德、费尔巴哈等,他们的历史观就其本质来说,都是人本主义的。

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企图突破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在他看来,历史发展的动力,既不在历史人物个人的“动机”中,也不在抽象的“人性”之内,而是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力量之中。他把这种力量归结为“绝对观念”、“世界精神”,认为人类的历史不过是这种精神的实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在人类思想史上结束了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现代资产阶级为了同这一科学的历史观相对抗,继续以新的形式宣扬唯心史观。形形色色的西方哲学流派的社会历史理论,一方面继续坚持用人的天性、内在需要、自由意志和情欲或神的意旨解释社会历史,另一方面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可以科学预见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鼓吹非决定论,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作许多单一的,不可重复的、随意的事件和趋势的偶然堆积。

实质和根源。

唯心史观的种种表现,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特别是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和意志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决定力量的唯意志论;一种把某种在社会之外的神秘力量,“天命”、“上帝”和“绝对精神”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决定力量的宿命论。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唯心史观实质相同,都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并由此导致了以下两个主要缺点:第一,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这些动机产生的原因,没有把握住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没有看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动力。第二,只考察了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鼓吹英雄史观,认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是历史的主宰,没有联系物质生活条件及其变化,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之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有其深刻的根源。

第一,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发展速度缓慢,生产关系长期停滞;人们之间直接的经济联系被封闭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社会发展的经济原因被政治、法律和宗教等外衣所掩盖。人们的认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难以发现社会发展的物质原因和客观规律性。第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界的变化是由各种自发的盲目的力量引起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一切现象、过程都是有人参予的,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于是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发展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不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结论。第三,剥削阶级为着他们的私利和特权,一方面,总是要把他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说成是永恒的,是神的意志、绝对观念或永恒的正义、人类的理性所决定的,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垄断着精神生产及其成果,总是要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夸大个人的作用,贬低物质生产和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民。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偏见,是历史唯心主义产生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阶级根源。

社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由于它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没有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歪曲了历史的真实联系,为剥削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服务,是欺骗和蒙蔽劳动人民的思想工具。但是,也不能对历史唯心主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历史唯心主义是一定历史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比如,人本主义历史观代替神学历史观,不仅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而且从人本身而不是从神的旨意中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对揭开历史之谜来说也是前进了一步。历史唯心主义在其长期演变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思想资料;它提出种种它未能正确解决的问题,比如黑格尔提出要研究人们动机后面的动因,也推动着人们深入思考;在某些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中也包含着某些历史辩证法思想和某些历史唯物主义的成分和萌芽,这些都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作了准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