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发展动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66页(1181字)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和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或社会系统的构成因素之一,其发展是由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因素、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力量推动的结果。这些因素或力量主要有:①生产力各个实体性因素之间的矛盾。

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同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既相适应又相矛盾,劳动者的发明创造,促使新的生产工具不断产生,同时劳动者的经验和技能又在适应新生产工具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如此循环不已,必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②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③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当旧的生产关系已从根本上限碍生产力发展时,就必须从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着手,通过社会革命建立新生产关系,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自然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自然科学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通过技术、教育等环节,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各个要素中去,从而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生产力。除上述因素以外生产力动力还包括管理、产业结构和分工协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教育的发展水平,在阶级社会先进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统治阶级所进行的局部改革(或改良)等等。所有这些因素或力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系统。

其中,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社会的具体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在二者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就没有现实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确立,又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扫清障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种川流不息的循环运动使生产力和整个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一根本动力制约或派生着其它动力因素。①生产力诸要素的矛盾只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和解决。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决定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构成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决定着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范围、速度、规模等。生产力发展的其它动力因素同样受到这一根本矛盾的制约。

关于生产力发展根本动力问题,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种不同意见:①认为生产力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②认为适合生产力性质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认为新的科学技术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认为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