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贵君轻
书籍:社会历史观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190页(543字)
孟子的政治思想。
春秋时期已有子产等人从摆脱神对民的桎梏方面提出:“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的重民思想。
孟子从君与民的关系出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认为在治理国家实现天下统一的过程中,民众最为重要,而社稷(土谷之神,比喻国家政权)次一等,君主为轻。
指出“疮有肥肉,厩有肥马而使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统治者是“率兽而食人”的不仁不义之君主,可以杀掉,“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染惠王下》)。强调国家的得失在于民心的向背,“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将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认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下》),只有保民才能维持国家的统治和统一天下。给农民一块土地,保护劳动力,发展农副业生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统治者要倾听民众的意见;君主要与民同忧患共欢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民贵君轻是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集中概括,是孟子思想中的精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起了积极影响。
上一篇:民族精神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