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66页(3205字)
【生卒】:1866—1925
【介绍】:
幼名帝象;稍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一号中山。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生平和着作 孙中山出身于农民家庭,1878年起,先后到檀香山、香港等地上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
1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于澳门、广州。1894年赴京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材,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变法主张,被拒绝。
同年,他组织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组织和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亡命欧美,在华侨中宣传革命。
1905年在日本领导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公联合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奠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1905年10月,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论战。
为了实现革命三民主义,孙中山多次发动武装赵义,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又积极进行反袁斗争和护国运动,但迭遭失败。
1919年在上海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次年就任非常大总统。
孙中山在苦闷彷徨中,遇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政治上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经济上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从而实现了国共合作,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
1924年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是,继续同帝国主义和段棋瑞、张作霖等北洋军阀作斗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孙中山的着作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多种,1949年后新编辑了《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
进化论和生元说 孙中山依据达尔文进化论原理,确信世界处于不断进化发展的状态,是一个持续的自然历史的过程。他认为,世界的进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物质进化之时期”,“物种进化之时期”,“人类进化之时期”。物质进化时期,“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孙文学说》)孙中山还把进化论同康德的星云说结合起来,认为地球本是气体,和太阳是一体的,最初太阳和气体都是空气,成一团星云,万物和人类都是由星云进化来的。孙中山的宇宙生成论在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肯定了自然界是一个进化过程,把古代的元气一元论引向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近代唯物论。
对于有机界和人类的形成,孙中山也认为,有机界和人类乃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物种由微而显、由简而繁、本物竟天择之原则,经几许优胜劣败,生存淘汰,新陈代谢,千百万年,而人类乃成。”(《孙文说》)他吸取十九世纪的细胞理论,认为人类及动植物,都是由细胞进化而来的,他把细胞看成生物的“原子”,称之为“生元”,取生物元始之意。由于他没有正确理解精神的实质,不懂得它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的属性,在构成生物的物质实体“生元”(即细胞)面前又显得十分困惑,以至认为生元有知,“生元之为物也,乃有知觉灵明者也,乃有动作思为者也,乃有主意计划者也”(《孙文学说》)。滑向二元论乃至唯心论。
知行学说 知行学说是孙中山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孙中山指出:“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而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生事实。”(《民权主义》)他认为,世界及其规律性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一切都可以“行而知之”。孙中山把“行”看作是人类认识的根本基础,他举出饮食、用钱、作文、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进化等十事为例,说明“行先知后”、“知难行易”,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行”中得来的。
孙中山认为人们所需要的“知”是“真知”,“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孙文学说》)孙中山又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也不能停滞不前,“知识要随事物之增加而同时进步”。孙中山的这些观点基本坚持了唯物主义路线,并包含着认识辩证法思想。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孙中山把人类的实践活动主要归结为“力学”和“历事”,对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仍是离开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发展来观察认识问题。他把人类的进化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和知而后行三个时期,明显地割裂了知行的统一,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同时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类,贬低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英雄史观在认识论上的反映。
社会历史观 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在许多方面充满着矛盾,其中含有若干进步的观点和唯物主义因素,但其历史观基本上还是唯心主义的。
孙中山把社会历史同样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认为它在自身的发展中经历了几个阶段:由“洪荒时代”到“神权时代”,到“君权时代”,再到“民权时代”,一切政治形式都有着共同的发生和消灭的命运。“君权”曾经代替“神权”,并且曾经是有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演进,“君权”也必将成为“过去的陈迹”,“民权”必将起而代之。
这样,孙中山以政治形态的标准,指出了社会历史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论证了资产阶级革命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社会历史进化论被赋予了“革命”的内容。
孙中山认为,历史进化的动力、一切社会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是人的思想决定的,思想是最后的根源。
他说:“夫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群心理之现象也。是所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糜。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技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原也。
”(《孙文学说》)这样,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这个根本问题上,孙中山表达了唯心主义思想。孙中山进一步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革命的发生及其成败,都是人的思想,特别是先知先觉的英雄人物和思想造成的,“世界进化,随学问为转移”,这是一种英雄史观。
但有时他又指出杰出人物并非历史进化的原动力,“华拿(指华盛顿和拿破化)二人之于美法之革命,皆非原动者”,“一国之趋势,为万众之心理所造成,若其势已成,则断非一二因利乘使之人智力所可转移。
”(《孙文学说》)突破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历史观。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的核心。孙中山认为,社会历史就是“人类求生存”的进化发展史,人类能不断地“求生存”,社会历史才能不断地进化,“民生“是社会历史的“中心”,又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民生主义是人类进化的“最高理想”。
民生史观反映了孙中山真诚地同情被剥削者,关心人民生活,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解决中国人民生活问题,具有进步的政治意义。但是作为历史观,民生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它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以人性代替人的阶级性,以仁爱和互助代替阶级斗争,认为只有“互助”,社会才能进化。民生史观从根本上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关系,孙中山的“民生”主要是人类“求生存”的欲望和要求,把它说成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就是把主观精神性的东西当作了历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