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行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88页(1089字)
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
“知”系指知觉、知识、思想、认识;“行”指行动、行为、践履、实践。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争论知行关系,主要是从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关系上立论,当然也包含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到明末清朝的王夫之,开始赋予知行关系比较明确的认识论意义。本世纪三十年代毛泽东撰写《实践论》,才对知和行的概念作出了科学的规定和改造,使之成为认识和实践的同义语,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争论了2000多年的重要哲学问题,反映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春秋时代的左丘明就提出了“知行”问题。
他说:“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随后,各派哲学家或思想家对知行关系多方地进行了探究和争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①知行关系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例如,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和“学而知之者”。
讲“生而知之”,就有先验论的倾向。又如孟子讲“良知”“良能”,即不学而知,不学而能;老子讲“不行而知”,“不出户,知天下”;以及宋代程颐说的“知者吾之所固有”都属于这类观点。
由此又生产出了“知先行后”、“重知轻行”的唯心主义观点。关于知行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的争论,在宋明理学时期,进行的很激烈。
当然占统治地位的,通常是轻视实践和经验的“知先行后”,“知重于行”的唯心主义观点。
②“知行合一”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在宋、明时代颇为兴盛“心学”一派,多持有这种观点。例如,明代的王阳明反对“将知行分做两件事去做”,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会发动处便是行”。这实际上,是用观念形态的理论活动来取代行,来吞食行,光想不行。③主张“行先知后”或知行统一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观。如墨子、荀子、王充到王夫之,都有这种理论倾向。王夫之作为其集大成者,发挥了知行统一观。他认为:“知非先,行非后”,“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他还提出了行高于知,行优于知的思想,同时又认为知对行有反作用,说知行二者既有“先后之序”,但又“互相为成”。并且他把知行相互作用关系理解为一个“由知而知所知,由行而行则知之”无限循环往复的无限过程。王夫之的知行统一观,达到古代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成就。
中国传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的合理因素。并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形成了科学和严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行统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