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三品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14页(519字)

中国古代一种关于人性学说。

西汉董仲舒根据天人感应说,提出人性有上、中、下三别。人是天的副本,身体和情性都源于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春秋繁露》)。董仲舒认为,生来善性的“圣人之性”,属上等,情欲少,不需教育;生来性恶的“斗筲之性”,属下等,情欲多,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

这两种人都是少数,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中民是大多数,需要教育。

所以董仲舒提出:“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韩愈在《原性》中,对三品说进行了发挥。

他认为性之所以为性,在于其内容为仁义礼智信五德。五德具备不一,故性可分为三品,“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上之性就学而愈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原性》)。他还认为人有七情,它是由性决定的,又表现着情。

情也有上中下三品。进行道德教育,不在于消灭情欲,而在于使情欲适得其中,所以他不赞同性善情恶论,强调性情一致。

性三品说源之于“性相近,习相远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等先验人性论。目的是从人性论上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在理论上说明封建等级关系的必然性的和必要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