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杠杆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25页(541字)

国民经济管理中用来影响、调节、控制经济活动的经济手段。

主要有:(1)税收。通过不同的税种、税率,对不同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征收不同的税金,来引导经济活动向有利于国家全局利益的方向发展。(2)价格。通过建立合理的比价、差价、价格水平等,来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和消费。(3)信贷和利率。通过提供或不提供信贷,以及通过利息率的调整等,来促进或抑制某些部门和企业的发展,对广大居民,通过不同的储蓄形式及利息率的调整,可以影响他们的存款数额,实际是影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之有利于国家建设。

(4)工资和奖金。通过不同的工资形式、工资水平和适当的奖金,来调节社会劳动力的分配,并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汇率。通过提高或降低汇率,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以上几种经济杠杆,不但要发挥它们各自的独立调节作用,更重要的还在于相互配合,彼此协调,综合运用。运用经济杠杆来影响和调节国民经济活动,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发展国民经济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对经济杠杆的运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会掌握经济杠杆,并且把领导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这一方面来,应该成为各级经济部门特别是综合经济部门的重要任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