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66页(939字)
弗洛姆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出版于1941年。
该书着重分析了现代人逃避自由的问题。弗洛姆认为,“除了解产生法西斯主义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之外,还有一个人性的问题需要探讨。”也就是说,还要在现代人的性格结构中寻找人们放弃自由,甘愿屈从的原因。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促使弗洛姆进一步考虑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心理、经济、意识形态因素相互作用的问题。
弗洛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由对人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自由使人“个体化”,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另一方面,“个体化”的发展又使人陷入孤独,充满忧虑,软弱无力。这种孤独是人不能忍受的,因为逃避孤立和精神孤独的需求是人性中固定不变的因素。
为了不陷入孤独,人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逃避自由给人带来的沉重负担,重新去依赖、屈从他人;一条是进一步去争取积极的自由,即实现自我、尊重人的个性、使人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自由。在弗洛姆看来,现代人并没有获得这种积极的自由,而是逃避自由,否定自由,套进了新的枷锁。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条件促使了个人的孤独感、无力感不断增长,作为个体的人为了逃避这种难以忍受的状况,不仅在法西斯的德国屈从于极权主义的统治,而且在民主制度的美国,他也失去了自我,被一种无名的权威摆布着,成为一个机器人。弗洛姆相信,积极的自由状况是存在的。一方面,发展、扩展、表现自己的潜力是人性中固有的倾向,积极的自由意味着充分地实现人的潜力;另一方面,实现积极的自由,也离不开对经济和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将促进个人获得在实现自我的意义上的自由。
弗洛姆的这些分析,揭露了某些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弊病,特别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然而,他的分析是以人本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弗洛姆不仅肯定人的本性含有它自身的动力,而且在心理、经济、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中,把心理因素、即人性中的内驱力的作用看作是根本的、终极的原因。
所以,他的分析不能科学地揭示法西斯主义产生的根源,也不能为实现人的真正自由找到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