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谭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86页(483字)

【生卒】:约公元前23—公元56

【介绍】:

中国西汉之际的思想家

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淮北)人。汉成帝时仕为郎;王莽篡汉,为掌乐大夫,更始时为太中大夫,东汉光武时征为待诏。

因反对忏纬,几遭处斩,贬为六安郡丞,死于赴任途中。着作有《新论》。

政治上,桓谭主张王霸并重,尊贤爱民;明正法度,澄清吏治;赏罚必信,威令必行;尊君卑臣,权统由一。西汉末年,忏纬流行,王莽制造了一些忏纬作为夺取汉朝政权的一种工具,汉光武帝也制造了一些忏纬作为夺取政权和巩固统治的工具。

中元元年颁布“图”于天下,桓谭坚决反对忏纬,他说:“出《河图》、《洛书》,但有朕兆而不可知,后人妄复加增依托,称是孔丘,误之甚也。”(《新论·启寤》)指斥是“奇怪虚诞之事”,只能“欺惑贪邪,诖误人主”,对政治十分有害。指出灾异是一种自然现象,“灾异变怪者,天下所常有,无世而不然”。形神观点,桓谭提出了着名的烛火之喻,“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新论·形神》)明确肯定精神不能脱离形体而存在,对后世的思想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上一篇:班固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