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18页(624字)

【生卒】:1893—1988

【介绍】:

中国现代思想家

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早年毕业于直隶法政专门学校。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讲授印度哲学。1922年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宣传唯心主义的“生命哲学”。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自办教育,从事“乡村建设”。1927年赞扬蒋介石的内外政策,1929年到河南辉县百泉筹办河南村治学院。

后去山东邹平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主编《村治月刊》。抗日战争期间,以“村治派”领袖参加民主党团同盟。1949年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

哲学上糅合柏格森“生命派”哲学和孔、孟、王守仁的思想,建立唯心主义体系,认为“尽宇宙是一生活”,“精神”或“意欲”的活动方向决定人类生活和历史的发展,由此进一步引出天才论,认为天才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进步或停滞。宣称,人类文化的发展有三条“路向”:一条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一条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一条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西方、中国、印度的文化分别代表了这三条路向,并认为这三条路向也是历史发展的“三步骤”或“三层次”,即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科学走向玄学,再由玄学走到宗教,宣场唯心主义的历史退化论。

还提出中国是“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有职业分途,而缺乏阶级的分野”,认为唯物史现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是“见解之不道,实为可笑。”(《中国文化要义》)。

上一篇:梁启超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