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学与社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69页(1139字)

探讨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新技术对现实生活和可预先的未来之深刻影响的研究报告。

由罗俱乐部主席奥莱里欧·佩切伊创议,前联邦德国工会工作者京技·弗里德里希和波兰哲学家、波兰哲学研究所前所长亚当·沙夫伍主编,由一个国际性的多学科专家小组集体写作而成。于1982年在美国出版。

1984年生后,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李宝恒等同志翻译的中文本。

1959年,着名物理学家罗伯特·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1971年,由他创办的英特尔公司发明了微处理机,从那之后,微电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微电子学通过微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化和机器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并冲击着生活的许多方面:劳动,家庭,政治,科学,战争与和平”(《微电子学与社会》三联版第1页),对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产生广泛影响。

为了尽可能清楚地表明这种变化和影响,使世人理解微电子学的发展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以保证新技术将为人类利益服务,而不是有损于人类。”(同上第1页),在罗马俱乐部倡议的支持下,作者仅用十八个月时间就写成了这本书。

该书首先指出,由于微电子学及其应用的广泛发展,人类已处于新的工业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工业革命“本质上是用蒸汽(后业用电动机械)代替体力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质是上是信息和计算机化的智能并入机器的生产系统”,(同上第13页)从而带来劳动生产率成倍、成十倍、成百倍的提高。微电子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和主要标志,它带来产业结构根本性的变革,导致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科技群体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取代由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组成的“夕阳经济”而成为社会的主要物质技术基础。微电子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

信息社会把科技、管理、智力看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看作是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到八十年代末,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工业,将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

同时,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又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在发达国家,随着产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结构性失业有日益加重的趋向;在全球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加剧了贫国与富国的关距,这些情况如不加以及时解决或控制,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

该书出版后,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发行量达500万册以上,并被译成多国文字。罗马俱乐部为此还先后在日本和奥地利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

佩切伊在访问中国时,把《微电子学与社会》的英文版赠给我国,并详细地介绍了他的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