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72页(3368字)
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技术体系、技术结构、主导技术群的更替以及决定生产力新的发展的技术基础的根本变革。
具体讲,这次世界新技术革命就技术本身而言,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开发、宇航工程、遗传工程等新技术组成的主导技术群的建立;就社会生产而言,是指以控制机为标志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国内外学者对这次新技术革命的称谓不尽相同: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的产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新的工业革命”……;社会学家称之为“信息革命”、“社会的信息化”……科学技术史家称之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第四次技术革命”……;未来学家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第三次浪潮”……。总之,这些称谓的共同点是从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类型,在此基础上把这次技术革命看作是技术社会形态上的一次质变或飞跃。
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第一,在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术手段方面、获得了重大的新发明;第二,引起了总体技术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技术的发展起了强大的连锁反应式的推动作用;第三,这种重大的新发明在技术发展史上成了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和标志;第四,这种重大的新发明进入生产过程,形成了新的现实生产力,改变着人类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成为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和经济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技术革命的划分 这次世界新技术革命是近代史上的第几次技术革命?国内外学者的看法不尽一致。我国学者钱俊瑞认为近代以来至今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于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在英国,到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
以后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也相继完成。这次产业革命开始于纺织工业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达到高峰。这次产业革命是以电机的产生和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产业革命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的出现为标志(参见钱俊瑞《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4-75页)。西方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近代以来已经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四次产业革命。
这种划分法是以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为基础的。长波理论认为世界经济五十年到六十年为一个周期。资本主义经济每一次大循环都有上升(繁荣)和下降(衰退)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表现为对资本需求增加,投资和资本输出增加、贷款利率提高,新兴产业建设的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就业人数增加;后一阶段表现为投资减少、贷款利率降低,新兴产业建设的速度放慢以至停止,失业人数增加。
本世纪3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根据康德拉季耶夫的假说,指出世界经济发展周期与技术革新有联系,他把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作为各个长周期标志。
1976年美国科学家修因佩坦把技术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780-1842年是蒸汽机和纺织机技术革命阶段;1843-1877年是以铁道和钢铁占主导地位的技术革命阶段;1878年-1940年是电气、飞机、汽车、化学工业和无线电通讯工业的技术革命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是核工业、宇航工业、计算机工业、微电子工业和生物技术工业为中心的技术革命阶段。
新技术革命中的高新技术 此次新技术革命中的高新技术主要指六大技术群体:(1)信息技术群体,包括微电子、计算机、激光、光导纤维、光电子、卫星通信等;(2)新材料技术群体,包括非晶态、多晶薄膜、碳纤维、结构陶瓷、记忆合金、分离膜、超导体等;(3)新能源技术群体,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4)生物技术群体,包括微生物、酶、细胞、基因等;(5)海洋技术群体,包括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水养殖等;(6)空间技术群体,包括空间探测、空间工业、航天运输、空间军事等。
其中微电子技术是主导技术。
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世纪新技术革命属于生产力范畴的革命,它除去加速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影响。(1)新技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即在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第二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产业)超过了“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在就业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比重的总和。换句话说,就是传统产业不断衰退,“知识密集型产业”日益增长。(2)新技术革命引起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即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脑力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出现与之相关的结构性失业。(3)新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新的科学技术因素所占比重呈递增趋势。
(4)新技术革命正在使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革命。劳动方式变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标志是脑力劳动成为主要的劳动方式;由此导致生产单位或劳动单位日益小型化,大企业转化为中小企业的趋势十分明显;劳动方式的另一个变化是实行“灵活工时制”和“非全日制”工作;由集体劳动转向家庭劳动、分散劳动,这是劳动方式的又一个改变。生活方式变化最突出的是家庭劳动自动化,以及在增多了的空闲时间里人们自己动手做自己所需要的用品及其他家庭劳务活动。
(5)新技术革命引起管理、决策方式的变化,从依靠经验获取信息作出决策进行管理变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决策与管理的精确化与定量化。
(6)新技术革命引起文化教育、智力开发方式的变化,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综合性,相应的生产课题也往往突破传统的专业界限,这就要求改变狭窄单一的专业划分,培养起一定事业基础上的综合型人才。同时新技术革命也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辟了更多的社会化的文化教育形式和智力开发形式。
(7)新技术革命使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更为紧密地结合为一个严密整体。(8)新技术革命促进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首先它促进各国资本的互相渗透;其次它促进国际分工在深度和广度上迅速发展;再次它促进世界贸易空前迅速的发展。
此外,世界新技术革命还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国政治生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新技术革命与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新技术革命不权引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而且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课题。第一,在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强的条件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否依然正确?我们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日益增强,只是改变了生产、技术、科学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而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取消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第二,世界新技术革命是否取消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财产的多少是否仍然是极力分配的基础?我们认为,新技术革命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阶级结构带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没有取消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并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并没有取消生产资料所有权对决策权、管理权的决定作用。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是否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信息社会的概念是否取消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我们认为,根据技术发展阶段划分社会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所使用的方法,它与按经济形态划分阶段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其中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是更根本的;信息社会概念并没有消除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信息社会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所固有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只有通过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仍然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