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劳动对象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588页(397字)

精神劳动者在观念上加工制作的精神客体。

它是精神生产力不可缺少的要素。精神生产的源泉是客观外界的事物和现象,但是,客观外界的事物和现象不能直接成为精神劳动对象。

因为精神生产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进行的,所以,精神劳动对象是观念中的对象。当着客观事物的结构、属性、现象和关系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转化为各种思想资料,才能成为精神劳动对象。通过思维活动加工这些作为精神劳动对象的思想资料,使这些思想资料发生观念的改变,就形成精神产品。精神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精神劳动者直接从客观外界即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得的感性观念材料。如直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活动收集的感性材料。

另一类是前人留传下来的和同时代人提供的思想资料。这一类思想资料作为精神客体,纳入精神生产过程成为精神劳动对象,在对其批判地继承和批判地吸取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精神产品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