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人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368页(1057字)
把人性看成是超时空的永恒抽象,不承认人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演变与分化。
只强调所谓全人类所共同具有并有所谓永恒标准的人性,忽略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各种具体表现。
中国哲学很早便开始讨论人性问题,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人性所固有的,先天存在的仁义,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根本方面。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本性好利多欲,性中并无礼义,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来勉强训练而成。
后起的道德规律约束人的本性,如果放弃约束,则必然天下大乱。围绕着人性的善恶,还有性有善恶论、性无善恶论、性超善恶论等。讨论人性善恶,是中国历史上人性论的最根本特点,尽管意见各异,但都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性,故而他们所理解的人性,皆属抽象人性。
在西方哲学中,人性问题也占重要地位。古希腊智者派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力图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提出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抬高神性,贬低世俗的人性,认为人性是神性在人间的反射,人要驱除一切欲望,无条件服从神。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人性论,认为人天生是平等自由的,享受一切快乐是人的先天本性。近代资产阶级把人性理解成一种理性。
康德提出要超越感觉的束缚,服从“绝对命令”的指挥,这样的人才是一个有教养的真正的人。黑格尔认为人是抽象的绝对理念的外化,一切行为必须服从绝对理念的调度。费尔巴哈批判了把人归结为宗教神学和自我意识的观点,提出了人是有感觉、能思维的感性实体,从而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现代西方哲学对人的研究更趋深入,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从总的来看,还是停留在抽象人性论上。他们把人的本性或者看成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或者看成是绝对的理性。
抽象人性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从社会历史的具体关系中来理解人性。他们把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还原为抽象的超时空、超历史的永恒人性。用绝对不变的人性来解释历史,而不是在历史变化中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人性理论发展的重大变革。它强调人性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应当从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来理解人性。
现实在物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决定着人性的基本内容,人性将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抽象人性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性都是具体的,在阶级社会中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超阶级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