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无形损耗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山东人民出版社《简明经济百科辞典》第580页(655字)

固定资产有形损耗的对称,亦称“精神损耗”。

是固定资产损耗的一种形式。它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而引起的原有固定资产的贬值。

固定资产无形损耗,一般由两种情况引起:一是同样结构和性能的机器设备,由于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因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相应地发生贬值;二是由于出现新的、有更高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机器设备,在竞争中,使原有机器设备因使用效率相对下降而相应贬值,或由于提前报废而丧失其残余价值。对此,克思提出:“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原有的机器还十分年轻和富有生命力,它的价值也不再由实际物化在其中的劳动时间来决定,而由它本身的再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了。因此,它或多或少地贬值了。”(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443~444页)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形损耗意味着垫支资本的贬值。

资本家为避免或减少财产损失,往往大幅度提高折旧率,把一部分损失转嫁给劳动者,并用延长工时或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以加速固定资本周转,从而加重对工人的剥削。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形损耗的两种情况依然存在,但不会出现资本主义制度中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后果。即使考虑到无形损耗而相应缩短折旧期,一般也不延长劳动工时或提高劳动强度。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无形损耗问题,有利于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