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武昌起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296页(576字)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把革命重心移至长江流域。

是年夏,四川保路运动高涨,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同盟会的影响下,于9月24日在武昌召开联席会议,推文学社首领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共进会首领孙武为参谋长,决定乘保路风潮有利形势,于10月6日(中秋节)起义。旋因准备不及,改于10月10日。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革命总机关因试制炸弹失慎爆炸而暴露,起义文告、册籍被俄警搜去,清湖广总督瑞澂按所获名册下令搜捕革命党人。

蒋翊武闻讯,遂定当晚起事,命南湖炮台在是夜12时发炮为号。因清吏戒严,命令未及时送达炮台,而武昌革命机关又遭破坏,蒋被迫出走。

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紧迫形势下自动联络,当晚7时过后,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秉坤及金兆等首先发难,率部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各营革命党人迅速行动,占据山、凤凰山等要地,推工程营队官吴兆麟为临时总指挥,分三路猛攻督署,占领藩司衙门,瑞澂仓皇出逃,清统制张彪亦弃城潜逃。11日武昌光复,成立湖北军政府,推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称中国为中华民国,并发布文告,号召各省起义。11日、12日,汉阳、汉口先后光复。随之,湖南、陕西、江西等省纷起响应,汇成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

上一篇:武汉空战 下一篇:武汉保卫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