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周恩来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335页(1337字)

【生卒】:1898—1976

【介绍】: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冠生等。1917年自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考入南开大学。五四运动中为天津学生界领导人,参加发起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与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支部书记及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秋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副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和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等职。1925年10月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率部讨伐陈炯明。

1926年冬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后兼中共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7年3月在国民革命军兵临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盘踞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5月在中共五大当选中央委员,旋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

国共两党全面分裂后,与贺、叶挺、朱德等一起,于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旋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在上海主持党中央工作。为保证中共中央安全,联系和指导各地革命斗争,发展在国统区的秘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12月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33年春和朱德等领导并指挥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同年12月,参加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参与制订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6年12月为解决西安事变,任中共全权代表,同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张学良、杨城一起迫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7年2月起,率领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中央代表、南方局书记和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长期在武汉、重庆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一切抗日救国的力量,为坚持国共合作,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而奋斗不懈。1945年在中共七大继续当选中央委员,旋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抗战胜利后,与毛泽东一起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努力制止内战。《双十协定》签订后,继续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大量工作。

194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长期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繁重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逆境中力求减少国家和民族的损失。

作为中国杰出的外交家,在世界享有声誉。1976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着作编有《周恩来选集》《周恩来统一战线文论选》等。

上一篇:周素园 下一篇:周维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