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华民国史辞典

京钞风潮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华民国史辞典》第337页(326字)

又称第一次停兑风潮。

1915年袁世凯图谋帝制滥用公款,造成国库耗虚。讨袁战争兴起后,北京政府为应付庞大军政开支,准备发行不兑现纸币,以堵中国、交通两银行库存现金外流的危机。风声走漏,官僚政客抢先提取现银,挤兑风潮迅速在京、津等地蔓延。时两行流通京钞七千万元,库存准备仅二千万元。

北京政府被迫于1916年5月12日下令各省停止兑现。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江浙财阀和外国银行的支持下继续兑现,汉口、南京也相继仿行。1916年11月,北京政府向美国借款五百万美元,改停兑为限制兑现,每人每次限兑十元。后又依靠日本提供的西原借款,仍未解决问题。

后北京政府发行公债,收回京钞七千余万,才平息这场长达五年的兑换风潮。

上一篇:京报 下一篇:中华民国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