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同假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90页(4226字)
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正在由彼此对立的制度模式向彼此相似的制度模式转化的学说。
这一学说最早是由谁提出的,我国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前途问题的论战。西方经济学家勒纳把涂泽资本主义、攻击社会主义的观点看成是一个极端,把主张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所谓‘社会主义’的观点看成是另一个极端,然后不无赞许地把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等社会主义同情派的‘竞争的社会主义’观点称为‘合’,并认为‘竞争的社会主义’既非资本主义,亦非社会主义,而是撷取市场机制和计划经济之长处的中间道路。他的看法,或许可以说是开经济制度趋同论之先河。
”(刘义圣等,1989)。
有人认为“从熊彼特1942年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一书中提出的‘在资本主义体制范围内逐步社会主义化’的理论,到丁伯根(Jan Tinbergen)在1961年发表《共产主义经济与自由经济是样板式趋同吗?》一书,‘趋同论’基本形成,此后,引发出众多的‘趋同论’者。”(辛向阳,1990)。
有人认为“资产阶级‘趋同’理论,是被迫承认社会主义的成就和优越性的产物。这一思想是美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索罗金(P.A.Sorokin)在1944年出版的《俄国与美国》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并在他的另一着作《我们时代的基本趋势》(1964年)中进一步加以发挥。索罗金研究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伦理、刑法、教育、体育和娱乐、艺术、宗教、家庭和婚姻、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他从这12个不同的领域,得出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相同’的结论。”(傅殷才,1989)。有人则认为“‘趋同’一词。原为生物学术语,亦称‘趋同进化’,指为了适应相同的环境条件,并无亲缘关系的生物会发育出彼此相似的结构。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强调计划化的荷兰发展经济学家丁伯根引入经济学,后由社会学家扩展到社会学。
”(于光远主编,1992,P.224)。
美国经济学家白金汉(W.S.Buckinghan)、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未来学家托夫勒(A.Toffler)等,是“趋同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但是,“趋同假说”的具体内容,可谓众说纷纭。广义的“趋同论”涉及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方面,而狭义的“趋同论”则主要集中在某一方面。下面,侧重从经济方面对“趋同论”的内容作简单概括:(1)技术决定论。索罗金认为,从技术发展水平看,两种制度是彼此相似的。
罗斯托(W.Rostow)把采用新技术和传播新技术成果看成是经济成长的源泉和基础,社会主义国家正在经历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成长阶段(罗斯托,1960)。托夫勒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第三次浪潮即以应用电脑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面前,它们都过时了。“因为今天,惟一最重要的政治冲突,不再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冲突,支配和被支配的种族集团之间的冲突,或者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今天,决定性的斗争发生在那些试图支撑和保存工业社会和那些准备超越这一社会的人们之间。
”(托夫勒,1995,P.104)(2)所有制对立的淡化。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本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公有经济(主要是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于一个国家成为普遍现象。于是,有些西方学者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包括经济体制)时,不是把所有制作为与其他因素相并列的变量,就是把决策(而不是所有制)当作分析的基本单位,从而冲淡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埃冈·纽伯格等,1984,P.5)。有些学者认为,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者和资本主义的辩护者展开过有关公有制对私有制的残酷斗争。
许多人为了这个问题而真正地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双方所想象的都不是一个新的财富创造制度。
这一新的财富创造制度,实际上将使双方的论点都不合时宜。因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财产形式是无穷尽的、无形的超级符号——知识,它与工厂和田地的有限性是不同的,同样的知识可以同时为许多人用来创造财富,并产生更多的知识。
因而公有或私有的观念将过时(托夫勒,1995)。
(3)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丁伯根在1967年发表的论文《东西方经济的趋同现象》中指出,东方的共产主义国家感到必须减少集中计划的项目,给企业更多的权力,西方的非共产主义国家面临着在多大程度上实行计划化等问题。加尔布雷斯在1967年出版的《新工业国》一书中指出,在资本供应方面,由于工业化的要求,不论所采取的方法如何,都会导致强有力的两种制度趋同的倾向。
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认为,前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缺少激励和市场(斯蒂格利茨,1993)。(4)国家对经济包揽一切或什么都不管的信条已过时。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国家干预经济成为不可避免;而随着社会主义中央集权经济在实践中的低效率,国家对经济包揽一切的不现实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样,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同时保持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共同要求。
加尔布雷斯解释这种现象说明,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业体系”的资本主义性质,也要求加强国家的经济作用和制定国家垄断调节的各种措施,这是工业实现计划和“专家组合革命”所必须的(加尔布雷斯,1973,P.17)。托夫勒认为,未来社会“新的财富创造需要大量的知识、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传播,中央计划经济完全无法适应。”(托夫勒,1995,P.62)(5)收入差距相似。丁伯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运用行政命令实行收入均等化,而结果被迫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工资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收入差距扩大(转引自傅殷才,1989)。加尔布雷斯在《经济学和公共目标》一书中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里未完全消除收入不均现象,但只要进一步缩小不均等现象,并采取一些其他措施,就会使两个系统(计划系统和市场系统)、两种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于一致。西方“福利社会”的出现,被认为是收入均等化、社会主义化的重要特征。
以上“趋同论”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自身演变在经济上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在经历不可逾越的市场经济阶段的一些共同规律,如经济增长阶段的渐进性、经济成份多元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家对经济的间接调控以及收入分配上对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等等,对这些规律预测的准确性,说明了该学说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成份。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确是存在于当今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制度,由此也决定了两种制度在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如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要吸取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成果,遵循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但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文化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些规定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实行的。实际上,即使在基本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因各国国情的不同,其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同样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美国是消费者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法国、日本则是行政管理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和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却又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由此也导致它们在具体政策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如美国没有全国的经济计划,而法国、日本则非常重视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产业政策从制定到执行都很认真,德国政府及其地方政府也都有中期、短期计划,等等。所以,我们对“趋同假说”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较量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我们把握了这一规律,也就把握了人类社会的未来。把社会发展的一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刘义圣、何亦建,1989,《两种经济制度合流的神话》,载《理论学习月刊》1期。
辛向阳,1990,《“趋同论”:从两极到中介?》载《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9),经济管理出版社。
阎正,1989,《资产阶级“趋同”理论与经济社会改革》,载《东岳论丛》1期。
解书森、陈冰,1989,《评“广义趋同说”》,载《财贸经济》2期。
于光远主编,1992,《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索罗金,1989,《我们时代的基本趋势》,引自《世界经济》12期,傅殷才《现代资产阶级“趋同”理论》一文。
罗斯托,1962,《经济成长的阶段》,商务印书馆。
加尔布雷斯,1980,《经济学和公共目标》,商务印书馆。
托夫勒,1984,《第三次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84,《预测与前提》,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上海三联书店。
伊特韦尔等编着,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埃冈·纽伯格等,1984,《比较经济体制——从决策角度进行的分析》,商务印书馆。
斯蒂格利茨,1997,《经济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洪主编,1993,《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