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303页(2129字)

部分劳动者或生产组织之间互相配合,有计划地进行协同劳动。

这种协同劳动既可以表现在同一生产过程之中,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之中。

简单协作是在没有分工的前提下,部分劳动者协力完成一种工作量较大或时间较为紧迫的工作。

如兴修水利、种植业的抢收抢种等。一般而言,简单协作仅仅发生在无须分工,仅凭劳动的简单累积即可实现工作目标的领域,是一种不同劳动者之间在劳动技能及劳动工具技术水平相当基础上的水平协作。这种协作只发生于同一生产过程之中,是协作的初级形式。但是简单协作绝不仅仅是许多个别劳动的简单累积。

同个人的劳动相比,简单协作这种协同劳动克服了个别劳动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劳动的集体生产力,去完成靠个人劳动无法实现的工作目标。依靠简单协作产生的集体生产力,古人们甚至完成了诸如万里长城、大运河等令后人深为叹服的伟大工程。简单协作下的结合劳动还可以激发劳动者的进取精神,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费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复杂协作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协同劳动。与简单协作相比,复杂协作下的协同劳动既可以产生于企业内部的同一生产过程,也可能体现在企业之间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之中。它体现了以分工为基础的不同劳动者或劳动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社会劳动分工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早的复杂协作产生于工场手工业内部,当一件产品不是由一个手工业工人独立完成,而是依上下工序,由多个工人分别操作,共同完成时,复杂协作就产生了。这时的产品不再是某一个劳动者制造的,而是由许多劳动者分工合作共同制造的社会产品。每个劳动者在这样的生产机构中,也由独立制造产品的劳动者转化为生产机构的一个器官。

这种建立在手工技术和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不仅具备了简单协作的一切优点,同时由于协作使劳动专业化和工具专门化,劳动组织和劳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劳动熟练程度,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复杂协作是简单协作的发展形式。但是,即使在最发达的协作形式中,简单协作同样起着重大作用。

在现代生产劳动协作关系中,简单协作使企业生产规模化成为可能,而复杂协作则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科技革命和社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使复杂协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协作关系更趋复杂,协作规模和空间日趋增大。

从前主要产生于企业内部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协作。

在广泛的产品专业化、零件专业化以及工艺专业化的基础上,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正在飞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协作必将在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空间中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协作,不论是简单协作还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复杂协作,都能够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产生更大的社会劳动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特别是当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遍及社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时,协作更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上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协作与社会的不同生产方式相结合,则产生了不同的生产关系,表现了社会对由协作创造的社会财富的不同占有方式。

在原始社会的狩猎民族中,简单协作就在氏族成员的劳动过程中产生了。由于这种协作是以生产资料共有和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协作反映了氏族成员平等互助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中世纪及近代殖民地,都曾产生过大规模的协作,创造了诸如万里长城、大运河、金字塔、城堡和大教堂等规模宏大的工程。这些协作是以直接的统治关系强制产生的,体现了阶级对抗的关系。产生于工场手工业的协作——包括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开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并随之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形式”(克思,1975,P.402)。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这种协作产生的社会生产力也就表现为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的生产力。

因此,资本主义下的协作“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马克思,1975,P.403)。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协作,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手段。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平等互助、互惠互利的新型劳动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