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450页(4511字)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经济理论,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和科学分析时代特征的重要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这一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1982)。他提出了中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最基本的论断,实现了对中国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历史定位(198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80)。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几十年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基于这种基本认识,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评判标准(1992)。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重要结论。
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要能够使社会生产力更快更好地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1978)。因此,必须紧紧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地搞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979)。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
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98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个人收入的分配,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他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他认为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197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创新意义。
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他领导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他长期对这一重要问题思索探讨的成果(1979,1984,1985,1987,1990,199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内涵深刻而丰富。其要点是:(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1979)。
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2)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985)。(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1987)。(4)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二者要结合(1982)。
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中最富特色的部分。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他不仅为改革开放提出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在他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78)。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985)。
他认为,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从另一个意义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
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1986)。因此,改革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1978)。
同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上,邓小平也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思想。
他提出要采用多种形式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要改革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在发挥市场机制和培育市场体系方面,邓小平多次强调价格改革的重要性,认为价格没有理顺,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1985)。他十分重视金融改革,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1991)。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1986)。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他认为,企业下放,政企分开,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1986)。
邓小平制定了对外开放这一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国策。他认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1978)。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邓小平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结果。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包括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不仅是沿海、沿边、沿江地带的开放,还包括内陆城市和地区的开放。
对外开放,既要引进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要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发展跨国经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在这种思想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兴办经济特区的倡议。他指出,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4)。在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时,邓小平同时又认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982)。
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1982年,他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有三个: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
邓小平还提出了从大局出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思想;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思想(1992)。要讲求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既有高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1979)。经济建设要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80)。
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197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
他认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982)。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靠深化改革,要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靠科学技术(1983)。要发展乡镇企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1987)。邓小平提出,“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1990)。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大科学命题,这是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他认为,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1978)。邓小平对高新科技的发展尤为关注,强调这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邓小平反复强调抓好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85)。
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因此,要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科技、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要统筹规划。
基于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邓小平极为重视并反复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
邓小平作为一位从战略角度考虑和设计中国现代化蓝图的总设计师,还全面地提出和论述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必要环境和条件,他认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长期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1980),反对铺张浪费,防止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消费。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1992),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980)。
他认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加强和改善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参考文献:
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1~2卷),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