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574页(2647字)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

在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具有绝对的优势,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骨干、基础和先导的作用。从整个社会来看,国有企业在提供有效供给、支援农业、加强国防、调节社会分配、保证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经济素质、保证国民经济顺利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80年,中心是以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为突破口,着重调整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主要内容是扩权、减税、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财产和经营权力。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一改革是很大的历史进步,它初步打破了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企业与市场有了一定的联系,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企业的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由于当时各方面的改革未能配套进行,由于传统经济体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就影响了扩权改革的效果。

第二阶段是1981~1982年,主要内容是试行经济责任制。

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启发和推动下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

从1980年开始,国家在部分地区、企业试行了多种形式的盈亏包干责任制和记分计奖、计件工资、浮动工资等办法,把生产责任制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以责权利相结合为特征的经济责任制。

1981年,国务院批转由国家经委等单位制定的《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在全民所有制企业首先是工业企业普遍推行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扩权试点的基础上,对工业企业试行以利润包干为主的经济责任制。

这种办法实施方便,任务明确,考核简单,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因而比企业扩权改革又前进了一步。但当时由于各种经济关系尚未理顺,出现了国家集中的财力过少,资金过于分散的情况。

为了确保国家的重点建设,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198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利改税。

第三阶段是1983~1986年,主要内容是实行利改税。

以前的扩权、利润留成改革对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盈利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留利水平不平衡,出现了苦乐不均的现象,起不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决定进行利改税试点,分两步实施。

1983年6月,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以税利并存为特点的第一步利改税。1984年9月,开始实施第二步利改税,就是把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

实行利改税,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利于企业进行公平地竞争,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干预。

但在利改税的改革中,也存在着税种设置不合理、还保留了一户一率的调节税等问题。

第四阶段是1987~1991年,主要内容是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企业改革进入以全面推行承包制为特征的转换企业经营方式的阶段。承包制的主要内容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

承包制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从改革的实践来看,在当时的情况下,承包制是一种适用较广、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它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在承包制的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承包经营者的行为短期化问题,承包人只关心在承包期内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时甚至要损害国家与企业的利益,等等。

承包制是改革中出现的过渡形式,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深化。

第五阶段是1992年以后,主要内容是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的鼓舞下,企业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外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而把企业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企业改革的突出特点是开始股份制、公司制的试点与推广,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造,更好地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纵观近2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其基本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单项改革转向配套改革。在改革的初期,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单一性,即针对某一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改革,如扩权、利改税、承包制等。现在看来,企业改革具有综合性,必须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协同进行。

如1994年我国出台了财税、计划、金融、投资、外贸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对企业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改革的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以前的改革方式是先进行试点,然后把一种模式推广到全国,这容易束缚人们探索改革新路子的主动性。以后的改革方式,是在国家总体部署的原则之下,允许各地区探索自己的改革道路,允许改革的多样性。

三是改革内容由注重利润分享转向注重资本经营。改革初期主要是解决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这虽然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但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与流失。以后开始注重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以资本经营为主要内容,来调整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有助于合理界定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边界,端正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发展。四是改革的手段由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以前的改革主要是靠国家政策的外部推动,以后注重制度创新后,有助于消除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感,促使企业练内功,抓管理,走自我发展的路子。五是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以前只是注重不断地出台改革政策,追求改革的轰动效应。以后人们已认识到,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改革必须与发展结合起来,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

参考文献:

秦子言等,1995,《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

赵国良等,1996,《现代企业制度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投资体制改革 下一篇:扩大企业自主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