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52页(3123字)
从60年代初开始,新剑桥学派最主要代表人物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将其学派经济理论称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该学派的基本观点不是由任何一位领袖人物独立总创,而是一些代表人物观点的综合。该派称琼·罗宾逊、斯拉法(Sraffa)、卡莱茨基(M.Kalecki)和温特劳布(S.Weintraub)为第一代后凯恩斯主义者,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后继者代表人物有戴维森(P.Davidson)、克雷格尔(J.Kregel)、伊特韦尔(J.Eatwell)、密尔盖特(M.Milgate)、帕西内蒂(L.Pasinetti)和盖雷格兰尼(P.Garegnani)等人。
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主义学说的解说及其IS-LM均衡分析方法。琼·罗宾逊认为,凯恩斯《通论》主旨是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概念,注重国民经济总量运行的非均衡状况,要准确理解《通论》,绝不能忽视历史时间和现实经济的制度渊源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分析方法要转向长期和动态。
后凯恩斯主义认为,新古典综合派将凯恩斯宏观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理论嫁接,违反了凯恩斯原意,没有给凯恩斯宏观理论找到真正的微观基础,为此,要恢复李嘉图传统,重塑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他们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结合起来,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变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带来收入分配不均,因而主张国家对贫富不均状况进行干预和调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后凯恩斯主义代表性价值理论是斯拉法给出的。斯拉法假设,分配仅取决于社会制度条件而与生产条件无关,价值仅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而与分配无关,在此前提下,从分析维持生存的生产开始,再分析具有剩余的生产。以标准商品或不变价值尺度建立其价值理论。“标准商品”是按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固定配合比例生产出来的。对非基本产品所做的特殊假定,即非基本品生产方法的改变,只改变本身及相关产品间的交换比例而非基本品的工资和利润关系不变,使其方程组可解,再令此可解方程组中某一商品价格为1即计价单位,则可解出确切的工资率和利润率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斯拉法体系中,剩余分配之决定与商品价格确定同时进行,后凯恩斯主义者们认为斯拉法解决了李嘉图价值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斯拉法坚持劳动价值论并以精致形式表述其价值思想,在沿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外另辟蹊径。
后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理论是由罗宾逊、卡尔多、帕西内蒂、斯拉法和卡莱茨基等人在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他们不同意新古典综合派分配理论上的边际生产力论和仅局限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讨论分配问题的做法,认为只有从宏观水平上讨论收入分配理论,才能最终找到确定国民收入分配的决定力量。分配理论应是经济理论的核心,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公与失业是资本主义两大弊端。
在分配理论和增长理论上,卡莱茨基是一位先驱,此外,他们的理论还深受李嘉图(D.Ricardo)和马克思的影响。罗宾逊认为,若设工人储蓄Sw=0,储蓄仅来自资本家所得利润,则增长模型为g=πSp,这里g为资本增长率,π为利润率,Sp为资本家边际储蓄倾向。若再设Sp=1,则π=g。罗宾逊由此得出结论,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随投资率的提高而递增,并且此结论在放宽上述假定时仍可成立。
由此稍加引申则有,利润率高则经济增长率也高,经济增长率高又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有利于资本家而不利于工人,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自然导致社会分配越来越不公,因而罗宾逊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调节收入分配。与罗宾逊不同,卡尔多将资本家与工人的储蓄倾向加以区别,但将两者同时引入模型这里P为利润)。若设边际储蓄倾向Sw和Sp固定,则可得到与罗宾逊相类似的结论。帕西内蒂进一步扩充卡尔多分配理论,认为即使工人有储蓄,工人在总利润中也有份额的情况下,卡尔多的收入分配理论仍有效,由于工人的储蓄率小于资本家储蓄率,资本家的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利润份额仍起决定作用。
斯拉法从其价值理论推出分配理论,他将国民收入分为利润和工资两部分,而利润和工资的相对份额又取决于利润率之高低,在“标准体系”中,他推出π=R(1-W),这里R为剩余产品相对价值,W为工资率。此式说明工资和利润呈反方向变化。斯拉法认为,利润既不来源于流通领域,也不由资本的生产力产生,而是取决于各生产资料按历史的使用习惯形成的共同利率,因而可人为地调节分配关系。比较而言,斯拉法的分配理论更加精致和严谨。
后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综合理论在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方面亦持有不同观点。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新古典生产函数概念对经济理论的发展是消极的,总体生产函数中计量资本的单位模棱两可,对资本是否具有生产力和资本能否及如何加总从未有详细的考察,它们与利息或利润缠绕在一起则使问题更加复杂。
琼·罗宾逊和斯拉法均认为,各种生产资料都是异质的,不存在一个衡量资本的统一标准,它们是无法加总的。他俩还同时提出“再转换”效应,驳斥新古典综合派沿用的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息分配的理论、迂回生产方法理论以及资本与劳动互替规律。
斯拉法的价值和分配理论经帕西内蒂、盖雷格兰尼、伊特韦尔及密尔盖特等英国和意大利追随者阐发,试图将产量、就业和增长理论揉合在一起。
罗宾逊和伊特韦尔合着《现代经济学导论》(1973)、克雷格尔(1973)着《政治经济学的重建:后凯恩斯经济学导论》,成为该派凯恩斯主义重要教科书,论及新剑桥学派几乎所有理论问题。
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遵循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传统,使凯恩斯宏观理论建立在不恰当的微观基础之上。后凯恩斯主义在价值论上试图回归李嘉图和马克思,其分配和增长理论,虽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分配不合理的必然性,获得了“凯恩斯左派”的声誉,具有进步的科学意义,但其经济政策主张,如税制改革以使收入均等化,福利改革以缓解“富裕中的贫困”,投资社会管制以使社会经济长期充分就业,又只是较激进的改良主义策略。
参考文献:
G·C·哈考特,1996,《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J.A.Kregel,1973,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s:An Introduction to Post-Keynesian Economics,The Macmillan Press Ltd.
斯拉法,1963,《用商品生产商品》,商务印书馆。
罗宾逊、伊特韦尔,1982,《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李平,1983,《后凯恩斯经济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杨德明,1987,《当代西方经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
胡代光,1988,《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评论》,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