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63页(3158字)

各种货币数量论都可以归于货币学派或货币主义。

这个学派在理论上主要和共同的特点是:强调货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于货币数量。货币学派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现代货币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现代经济学流派。它坚持自由主义,与倡导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学派相抗衡。

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用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的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和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调节。现代货币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它的主要代表有:卡冈(K.Cagan)、安德森(L.C.Andson)、乔丹(J.L.Jordan),迈泽尔曼(D.Meiselman)以及英国的沃尔特斯(A.A.Walters)、帕金(M.Parkin)和莱德勒(D.E.W.Laidler)等。

现代货币主义以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为理论基础。

现代货币数量论是弗里德曼在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结合凯恩斯(Keynes,J.M.)的“灵活偏好论”提出来的。

货币数量论作为一种与货币金属学说直接对立的货币理论开始于17世纪末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17世纪末到19世纪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主要代表有约翰·洛克(Locke,J.)、休谟(Hume,D.)、李嘉图(Ricardo,D.)、詹姆斯·穆勒(Mill,James)以及约翰·穆勒(Mill,John S.)等。最有影响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Fisher,I.)和以歇尔(Marshall,A.)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所提出的理论。

1911年,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了“交易方程”:

Py=MV,

上式中,P为价格总水平,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是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为货币收入流通速度。在“交易方程”中,V被视为由制度因素决定的、短期内不会迅速变化的常量,y决定于资源、技术条件,而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不可能发生变化。

这样,价格P就随着货币数量M正比例地发生变化。

在这里,费雪强调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即流通手段的作用。剑桥学派的后期代表马歇尔的弟子庇古(Pigou,A.C.)根据前者的学说,在1917年发表的《货币的价值》中提出了“剑桥方程”。他所关心的是,人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即对货币的需求量。

剑桥方程式表述如下:

M=kY=kPy

上式中,P为价格总水平,Y代表名义国民生产总值,y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k为经常持有的货币量,即货币需求总量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k显然为货币收入流通速度的倒数。剑桥方程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剑桥方程也就是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

这个方程表明,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国民收入两个因素。在这里,k、y被视为常数,因此得出与“交易方程”相同的结论,即:价格水平P同货币数量M成正比例变化,价格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大小。由于剑桥方程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因此,它暗含着利息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继交易方程和剑桥方程后,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又以灵活偏好为基础提出了新的货币需求方程,该方程为:

上式中,L表示对货币的总需求,L1表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L2表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r为利息率,P为价格水平。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发展了庇古的思想观点,明确指出投机动机而突出了利息率的作用。但是货币学派认为,凯恩斯的货币数量论忽略了人们对财富的持有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弗里德曼在吸收和修正凯恩斯灵活偏好论的基础上,推演出了新货币数量论。在《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一文中弗里德曼列出了单个财富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

M=f(P,rb,re,1/p·dp/dt,W,Y,u)

上式中,M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P为一般价格水平;rb为市场债券利息率;re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1/p·dp/dt为预期的物质资产的收益率,即价格的预期变动率;W为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Y为名义收入;u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如果略去分配上的影响,上式也能适用于整个社会。

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的另一个理论基础。

弗里德曼把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由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动调节确定的、使价格长期稳定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与之相应的是自然就业率。自然失业率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即经济社会的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而与货币因素无关。当就业量处于自然率水平时,既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

而且,资本主义社会宏观经济的运行被认为是趋向于自然就业率的。弗里德曼用自然就业率的概念,来说明货币政策对就业量处于自然率时的影响。

结论是:短期内,货币政策虽然可以造成通货膨胀,但可以成功地把失业率减少到自然率之下;长期中,一旦人们对通货膨胀有了足够的预见,这种政策就不会成功。

根据两个理论基础,货币主义形成以下几个理论观点: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第二,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但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只会加剧经济的失衡。

货币主义主要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认为它是无效的。弗里德曼认为,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节作用的,而扩张性的“过头反应”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由于自然失业率的存在,这种通货膨胀仅仅是借助于人们暂时的预期失误而对降低失业率产生短期作用,一旦人们调整预期,失业率将恢复到自然率水平,而且还会使通货膨胀加剧。长期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发生的结果往往会降低整个经济的增长能力,充分就业的目标更难以实现。货币主义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认为货币总量是可以控制的最佳中间目标。为了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应取消贴现率和部分准备率制度,而保留公开市场业务作为实现中间目标的政策手段,但货币当局应避免政策方面的大起大落,实现某一特定的货币总量的稳定增长速度。

因此,弗里德曼提出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惟一的最佳选择。

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建议被称为单一的政策规则。

参考文献:

高鸿业主编,1996,《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

方兴起,1996,《货币学派》,武汉出版社。

米尔顿·弗里德曼,1991,《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