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682页(3530字)
奥地利学派也称维也纳学派,它是从19世纪70年代后边际主义的发展演变中成长起来的,最初亦被称作心理学派,卡尔·门格尔(Menger,Carl)是这个学派的创立者与奠基人,他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一书奠定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
门格尔的追随者中最着名的有维塞尔(Wieser,Friedrich von)和庞巴维(Böhn-Bawerk,Eugen von)。此外,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奥斯皮茨(Auspitz,Rudolf)、萨克斯(Sax,Emil)和里宾(Lieben,Richard)等人。
奥地利学派随着德奥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崩溃而衰落,但它在近代西方经济学界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20世纪30年代以来,出现了第二代奥地利学派,即新奥地利学派,其领袖人物是米塞斯(Mises,Ludwig Endler von)和哈耶克(Hayek,Friedrich von),他们对奥地利学派的传统理论作了相应的补充,反对凯恩斯主义,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1)奥地利学派把研究理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规定为源于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法,而把历史学派强调的历史归纳法视作经济理论研究的辅助手段。
他们认为,对经济现象可以从理论、历史和实用多种角度观察,经济学因此划分为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和实用经济学三种独立的学科。奥地利学派强调了作为经济史和实用经济学依据和基础的理论经济学的极端重要性,并指出理论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是研究经济现象的一般性质和一般联系,力图发现与经验的规律相区别的精确的规律,建立起不能伪造的永久的一般的普遍适用的理论性原则。
而经济史所研究的只是一定时间和一定场合的个别的具体的现象及其相互关系,以建立经验性法则和比较法则。经济政策、财政学等都属于实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因此,理论经济学的研究不能采取经验的实用的方法,而只能采取严密的抽象演绎法。这种方法就是“使人类经济的复杂现象还原成为可以进行单纯而确实的观察的各种要素,并对这些要素加以适合其性质的衡量,然后再根据这个衡量标准,以再从这些要素中探出复杂的经济现象是如何合乎规律地产生着”(门格尔,1871)。
(2)奥地利学派的财货理论是它们的边际效用理论和时差利息论的前提和出发点。门格尔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一切经济现象都受因果关系的支配,人类经济中最原始最单纯的动机是欲望,其目标是能够自由支配满足欲望的具有效用的物品即财货。
欲望和财货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接着门格尔对财货进行了分类,第一级财货或初级财货是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财货即消费财货,如面包、衣服等;第二级财货是用来生产第一级财货的,如面粉、面包烤炉、煤等等;第三级财货是用来生产第二级财货的,如小麦、磨面机、挖煤的器具等;耕地、农具、煤矿等是第四级财货,如此类推。门格尔还区分了经济财货与非经济财货(自由财货),在他看来,人们所拥有的财货存量小于对它们的需求量,这种存货就是经济存货,反之,支配量大于需求量的财货,则是非经济财货。
庞巴维克比门格尔更明确地对现在财货和未来财货作了区分和阐述。在他看来,现在财货是目前已经存在的直接满足现在欲望的财货,即消费品以及作为工资的那部分货币;而未来财货则是不能满足现在需要只能满足将来欲望的财货即生产资料及工人的劳动。现在财货的特点是在消费上立即满足需要,在生产上具有技术的优越性,因而现在财货比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的未来财货更有价值,并由此引出了时差利息论。
门格尔在财货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他的追随者庞巴维克则使其完善和系统化了。“一切物品都有用途,但并不是一切物品都有价值。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庞巴维克,1889)。
奥地利学派进而宣称价值具有主观性,门格尔说:“价值,不只是它的本质是主观的,就是对它的尺度也具有主观的性质。任何财货都只对一定的经济主体才有价值,而且只对一定的经济主体才具有一定的价值”(门格尔,1871)。维塞尔为了论证价值的主观性质,提出“自然价值”的概念。
在1889年出版的《自然价值》一书里,他认为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财货的稀缺性和私有观念等等,它存在于整个的经济过程中。庞巴维克则批评以前经济学中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观点,他为价值概念“正名”,将其区分成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主观价值是“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在这一意义上,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财货有关,占有它就能满足某种需要,能给予我以一种没有它就得不到的喜悦或愉快感,或者说能使我免除一种没有它就必须忍受的痛苦,那么,我将说这一特定财货对我是有价值的”(庞巴维克,1889),而客观价值则指“一种财货获得某种客观成果的力量和能力”,即产品和它的机械性或技术性成果的关系,而经济学所研究的仅仅是作为客观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的客观交换价值即交换能力。
(3)奥地利学派认为价值论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探寻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客观意义的等价物”,而是说明如何形成“主观意义的等价物”,即“经济人在企图尽可能满足其欲望的努力上,如何以一定量的财货相互交换”(门格尔,1871)。庞巴维克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在他看来,形成价格和促成交易均取决于一切参加交换的人的动机,一种是非利己动机,如人情、风俗、友谊、虚荣或外界的影响,另一种是利己动机即追求本身的直接经济利益的动机。在他看来,这是引起交换的一般动机,并且应在交换价格的决定上起支配性的影响。庞巴维克从利己的基本动机中引申出三条行动原则:第一,只有在交换给他带来利益的时候,他才愿意交换;第二,则他愿意为较大的利益不愿为较小的利益而交换;第三,如果不交换便没有利益,他愿意为较小的利益而交换而不愿意不交换。
庞巴维克进而推出一条逻辑结论:对一个谋自己利益的人来讲,只有他对他所要得到的物品的估价比他具有的物品高的时候,交换在经济上才有可能。在价格论的基础上,庞巴维克以马市为例,分析了三种交换类型下的价格决定问题。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米塞斯、哈耶克等人继承并发挥了以门格尔、维塞尔、庞巴维克为代表的旧奥地利学派的传统,致力于经济行为理论、资本理论、经济周期理论、货币理论等问题的研究。
30年代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除了马耶尔(Marchal,Jean)和斯特里格(Strigl,Richaid von)外,新奥地利学派的领袖人物和其他成员都纷纷离开维也纳大学,移居英、美等国。此后,新奥地利学派便失去了原来的地域概念。离开奥地利之后,米塞斯和哈耶克继续宣扬维也纳学派的观点,成为这个学派的精神领袖。
米塞斯和哈耶克是着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们和另一个着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罗勃凯(Roberker)一起发起组织了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倾向的国际性学术团体,会员分布在西欧、北美等地区的几十个国家。由于这个学术团体的成立大会是在瑞士佩勒林山下举行的,因而被命名为佩勒林山学会。
参考文献: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门格尔,1959,《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门格尔,1960,《经济学和社会学方法论研究》,英文本,伊利诺斯大学出版社。
庞巴维克,1981,《资本实证论》,商务印书馆。
布留明,1983,《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观学派》上卷,人民出版社。
维塞尔,1982,《自然价值》,商务印书馆。
哈耶克,1962,《通向奴役的道路》,商务印书馆。
Greenwald,1982,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McGraw-Hill Inc,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