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路德维希·埃德勒·冯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889页(2985字)

【生卒】:1881~1973

【介绍】:

奥地利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20世纪的领导人物。

1881年9月29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伦贝格(Lemberg)。1900年入维尔纳大学,1906年获得法律和经济学博士学位。

1909~1934年曾任维也纳商会经济顾问和奥地利政府首席经济顾问;1913~1934年任维尔纳大学教授;1934~1940年任日内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1940年移居美国,1945年起任纽约大学教授;1969年从纽约大学退休;曾当选为1969届美国经济学协会杰出会员;1973年10月18日在纽约去世。他曾是皮莱林山学会(Mont Pelerin Society)的创始人之一和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的奠基人,现被人们推崇为“新”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

米塞斯主要着作包括:《货币与信贷理论》(“The Theory of Money and Credit”,1912);《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Socialism:An Economic and Sociological Analysis”,1922);《自由与繁荣的国度》(The Free and Prosperous Commonwealth,1927);《人类行为》(“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1949);《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of Economics”,1933);《经济学的最后基础》(“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Science”,1962)等。

米塞斯对经济学的重要贡献是他发展了曾一度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经济周期理论;证明了社会主义的计划工作不可能达到合理分配资源的目的,因为它没有一个真实的价格体系,据此,他对政府干预私营企业经济进行了批评;他发展了自己的方法论,这被人们称之为人类行为学,这个方法特别强调个人抉择,并把有目的的人类行为视作正确经济推理的先验基础。

1.货币与信贷理论 米塞斯的首项开拓性成就,就是把奥地利学派的分析扩展至货币。在其《货币与信贷理论》着作中,他通过建立货币与信贷理论,成功地将货币与微观理论从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结合了起来,论证货币的边际效用与其他商品的边际效用及货币的供给如何互相作用来决定货币价格。

他认为,货币是在交换中最能完成交换目的,从而最能发挥一般交换手段功能的财货,即只把货币视为流通手段。他断言货币的价值是它的客观交换价值,即它的购买能力。

因而货币的价值也就取决于它所能购买的财货的价值,即最终由边际效用来决定。通过这种论证,米塞斯解决了“奥地利学派循环论证问题”,而这个问题是任何因果遗传理论家都难以克服的障碍。

虽然米塞斯的过程分析从表面上看类似于货币数量论,但它证明了货币对相对价格的收入的不可避免的非中性影响;而且,他以个体而不是总体为基础,发展了现金平衡分析。同时,他还对银行的准备金进行了分析,认为理想的银行业制度,应有100%的银行准备金,且要求保证金是标准金或标准银;任何单个银行在扩大信贷时应受到严格限制。

2.经济周期理论 米塞斯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了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将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结合起来,在借鉴货币学派、庞巴维克(E.Bohm-Bawerk)的资本理论、威克塞尔(K.Wicksell)关于自然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区别的基础上,把经济繁荣一萧条周期看作是货币不恰当投资的结果,是银行膨胀性信贷扩大的必然产物。

这种扩张人为地压低利率,不仅导致消费品投资不足,而且也会引起资本品的不恰当的过度投资;由于投资不当和缺乏足够的储蓄,势必使信贷扩张停止,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因此,他认为金本位是一种最好的货币制度,因为以黄金储备为基础,才能对信用货币加以适当的控制。

他的这种经济周期理论曾经一度广为人们所接受。

3.先验的人的行为理论 米塞斯在《人类行为》和《经济学的最后基础》等着作中,竭力主张把经济学建立在人的行为的理性选择的基础上,认为研究人的行为方式的理性选择原则是进行有效经济论证的首要基础。在米塞斯看来,经济学是人的行为科学的一部分,经济学离开了人的行为就丧失了自己的基础,而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因而经济研究必然涉及到价值判断问题。据此,他对数理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进行了批判,认为其错误就在于离开了人的行为和价值判断而进行实证分析。他重视企业家精神、利润动机和消费者行为,主张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4.关于计划经济问题的争论 米塞斯在《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分析》(1912)一书中,掀起了一场持续了26年之久的关于计划经济问题的大论战,这一论战对东西方的经济理论发展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他认为,价格是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形成的,而社会主义没有自由竞争市场,没有竞争性的价格制度,也就不会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生产和交换的最适度条件。在他看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都归社会所有,因而没有生产要素市场,没有竞争性的要素市场形成的要素价格,因此,也就不可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可见,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是行不通的。

米塞斯不仅从经济方面,而且从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婚姻和家庭等各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米塞斯还反对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的一切形式的国家干预,认为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都是有害的。因此,他主张实行完全的经济自由。

米塞斯一生致力于通过构建系统的经济理论大厦,通过完成新奥地利学派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结合,将他的方法论规则付诸实践。尽管米塞斯在后半生遭到流放,世界和学术界都有反对他的倾向,但自他逝世后,人们又重新对他的思想和着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克·布劳格,1992,《凯恩斯以后的百名重要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6,《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Moss,L.S.(ed.),1976,The Economics of Luduiig von Mises,Kansas City,KS:Sheed and Mard.

Butler,E.,1988,Ludwig Von Mises,Aldershot:Gower.

D.L.Sills,ed.,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16,Macmillan Free Press.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