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磁共振成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25页(1084字)

将人体在磁共振过程中所散发的电磁波(磁共振信号),以及与这些电磁波有关的参数经计算机处理后成像的一种新检查方法。

本法1973年由Lauterbur等首先报道。基本原理是将被检物安置在强磁场中,使其质子磁化定向,并以一定的频率围绕磁场方向运动,在此基础上使用与质子运动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激发质子磁矩,使之偏转从而产生纵向和横向弛豫,接收线圈接收质子弛豫时产生的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而获得重建图像。磁共振成像信号的基础是质子密度,但决定其图像对比度的是T1和T2弛豫时间,T1长,信号强度低,呈黑色;T2信号强度高,呈白色。T2则与之相反。

此外,血流的方向、速度以及顺磁性物质也影响磁共振信号。人体各种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间其T1及T2时间均有差别。

这是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基础。通过改变施加的射频序列,可获得T1加权或T2加权图像,从而扩大这种差别,有利于显示病变及组织定性。

临床应用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主要由磁体(包括主磁体、梯度线圈和射频线圈)、谱仪系统和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等部件组成。按射频脉冲序列的不同,常用的磁共振信号回收和成像方法主要有饱和恢复法、反转恢复法和自旋回波法等。磁共振成像最大优点是:①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如能清楚地分出脑灰质与白质、肾脏的皮质与髓质;②通过调整梯度磁场的方式、方向可获得人体任何部位横断面、冠状断面和矢状断面的三维图像;③利用血液流空效应能使血管无需注入对比剂直接显影。迄今磁共振成像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影像学诊断,其中效果最佳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脊髓)和心脏大血管系统。

磁共振成像对获得性和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疾病约90%以上可获得诊断和重要的信息。它能显示心脏大血管内腔、管壁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且可显示心脏及病变的全貌和范围。

对心包疾病、心脏肿瘤及其与心旁肿块的鉴别,以及对心肌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室壁瘤、各型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的诊断优于或在主要方面优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和其他X线成像方法。

但对心脏瓣膜病变和左心室功能的分析、心肌缺血的评价等不如双维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成像。钙化几无信号,这对相应心血管病变的诊断受限。设备及检查费用昂贵,扫描时间长,不适用于装有起搏器、术后金属夹的病人,以及危急情况,是其主要缺点。

但近年开发的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即电影磁共振成像,可用于心室功能分析,主动脉和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心脏间隔缺损等分流畸形的(半)定量诊断等,甚至有些可逐步取代导管的心血管造影,明显地提高和扩大了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水平和范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