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心脏病学词典

体位性低血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心脏病学词典》第323页(615字)

指与体位有关的循环动脉血压低于正常。

多数在直立性或由平卧位转换为直立位时发生,故又称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 tension),偶尔也可在平卧位时发生,此称平卧位性低血压综合征(参见该词条)。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神经反射调节功能有关。

直立时因重力的作用,使血液大量(200~800ml)瘀积于躯干下部,此时心室前负荷及心输出量可有一时性减少,血压(尤其收缩压)随之下降,但人们并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其原因是正常人有良好的反射调节机制,即通过压力感受器对血压的调节反射,能在短期内迅速纠正上述血流动力学变化。但体位性低血压者,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不健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迷走神经活性增高,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而血压显着下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有系统性疾病;药物作用;交感神经切除术后;长期卧床,体质虚弱,严重失眠及极度疲劳;孕妇及少数其他原因不明等。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比较平卧位转换为直立位时的血压变化,如直立位收缩压下降超过4~6.7kPa(30~50mmHg),提示有直立性低血压;站立试验及直立倾斜试验等有助于本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体位性低血压属于祖国医学的厥症范围,平时可服芳香开窃或补中益气的中药方剂或药;加强体位运动,以增强体质;睡眠时床头抬高20~25cm;穿紧身裤及弹力袜以及纠正原发病因。

预后良好,但应防止晕厥及其引起的意外事件。

上一篇:体外循环 下一篇:心脏病学词典目录
分享到: